帮你快速找医生

儿童屈光不正那些事

2016年04月20日 801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在眼科临床工作中,前来就诊的患儿60%左右诊断为屈光不正。什么是“屈光不正”呢?

       眼是以光作为适宜刺激的视觉生物器官,因此从光学角度可将眼看作一种光学器具,即一种复合光学系统。眼球光学系统的主要成分由外向里: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从角膜到眼底视网膜前的每一界面都是该复合光学系统的组成部分,如同一件精密的光学仪器,包含着复杂的光学原理。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光线将在界面发生偏折现象,该现象在眼球光学中称为屈光。外界所要注视的物体,通过眼的光学系统折射后聚焦在视网膜 上,是人们获得清晰视觉的前提。若在眼调节放松的状态下,无穷远处物体所成的像没有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即称为“屈光不正”;而此时若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则称为“正视”。 屈光不正的状态比较复杂,主要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此外,由于人类有双眼,双眼间的屈光状态也有可能存在差异,从而更增加了人眼“屈光不正”的复杂性。

       近视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称为近视(myopia。近视的发生受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确切的发病机理仍在探索中。 近视的临床表现为:远距视物模糊,近距视力好,近视初期常有远距视力波动,注视远处物体时眯眼。由于看近时不用或少用调节,所以易引起外隐斜或外斜视。

       远视当调节放松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称为远视(hyperopia)。远视眼的远点在眼后,为虚焦点,因此典型的远视者视远不清、视近更不清。当远视度数较低时,患者可以利用其调节能力,增加眼的屈光力,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获得清晰视力。但由于频繁并过度使用调节,远视者视疲劳症状比较明显。与远视有关的问题1.屈光性弱视:一般发生在高度远视且未在6岁前给予适当矫正的儿童,这类弱视可以通过检查及早发现并完全矫正,同时给予适当视觉训练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2.内斜:远视者未进行屈光矫正时,为了获得清晰视力,在远距工作时就开始使用调节,近距工作时使用更多的调节,产生内隐斜或内斜。如果内斜持续存在,就会出现斜视性弱视。

       散光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不同,形成两条焦线和最小弥散斑的屈光状态称为散光(astigmatism。 散光类型:分为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最大屈光力和最小屈光力主子午线相互垂直者为规则散光,不相互垂直者为不规则散光。规则散光又分为顺规散光、逆规散光、斜向散光。 散光对视力下降的影响取决于散光的度数和轴位。散光度数高或斜轴散光对视力影响较大,逆规散光对视力的影响比顺规散光大。

家长们关心的问题

       1.我小孩九岁了,目前双眼近视100度,以后度数每年还会涨吗?有什么方法可以控制?眼镜店的渐变多焦镜有用吗?

       Key:在眼球发育成熟之前,随着眼轴增长,近视度数会增加;一般18岁以后,除了高度近视之外,度数一般趋于稳定。控制近视发展的综合措施:1.增加户外运动时间:建议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运动,如乒乓球、跳绳等2.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手机、电脑、电视等每次时间不超过40分钟,低龄儿童不超过20分钟;3.眼科屈光门诊就诊:早期可以滴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如无效可以考虑OK镜。美国COMET研究结果显示,渐变多焦镜对隐内斜近视儿童或许有效,对外隐斜近视儿童反而有害,但青少年内隐斜近视患者最多10%不能滥用

       2.李医生,我家孩子6岁,天生远视导致弱视,现在矫正恢复中,最终预期可以恢复到什么程度?遮盖眼罩不连续,是不是起不到矫正的效果?医生让我们每天遮盖4小时,可是小孩总是中间拿下来

       Key:12岁以内的弱视儿童,只要坚持戴镜+遮盖好眼+弱视训练,一定可以恢复正常视力,每天严格遮盖大于6小时非常重要,推荐用眼贴。

       3.散光如何治疗?

       Key:逆规散光或中度以上顺规散光需要戴镜,高度散光要排除圆锥角膜,常规框架眼镜无法全矫可以考虑戴RGP,也就是硬性隐形眼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