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特发性震颤吃抗帕金森药有用吗?该吃什么药?

2021年04月05日 926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并不像帕金森病,有较多种类的治疗药物选择,目前针对特发性震颤的特效药物并不多。

    根据循证医学的推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2009年中国专家指南将治疗特发性震颤的药物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用药。其中一线药物有普萘洛尔、阿罗洛尔、扑米酮;二线药物如托吡酯、阿普唑仑等;三线用药如A型肉毒毒素等。

      普萘洛尔,又名心得安,常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心绞痛和高血压。用于治疗上肢震颤,可能减小50%的肢体震颤幅度(频率并不降低),但对轴性震颤(如头部、声音等)疗效欠佳。不良反应常见有心率和血压下降,用药期间需注意监测,如有心动过缓,心率<60/分要慎用,<55/分则停药;对于患有不稳定性心功能不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哮喘、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等的患者相对禁忌。近年来在很多医院配不到这个药了,还有患者担心副作用,所以临床医生更倾向选用阿罗洛尔。

      阿罗洛尔,又名阿尔马尔,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可以减少姿势性震颤和动作性震颤的幅度,疗效与普萘洛尔相似。与普萘洛尔相比,阿罗洛尔不易通过血脑屏障,不会像普萘洛尔那样产生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但它也有心动过缓、眩晕、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也要注意观察心率和血压变化,如心跳低于60/分或有明显低血压应减量或停药。

      扑米酮对于手部震颤疗效显著,可减小50%的震颤幅度,但由于副作用导致该药的停药率较高。不良反应:在用药早期,急性副作用(包括眩晕、恶心、呕吐、行走不稳、嗜睡、急性毒性反应等)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大部分不良反应在服药几天后会逐渐减弱或达到耐受。为了减少嗜睡的副作用,建议在晚上睡前服药。

      阿普唑仑用于治疗上肢震颤也有效果,可能减少约30%的震颤幅度,可用于不能耐受普萘洛尔、阿罗洛尔和扑米酮的老年患者。不良反应常见有过度镇静、疲劳、反应迟钝等,长期使用还可以出现药物依赖性。

    总体而言,普萘洛尔、阿罗洛尔和扑米酮是治疗特发性震颤的首选初始用药,当单一用药效果不理想时还可以联合使用。大部分患者服药疗效可以维持1年以上,1年后再视疗效情况调整用药剂量或者手术治疗。需提醒,患者对于药效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于不同药物副作用的耐受也不同,建议听从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特别是对于有心脏病、心动过缓的病人,服用普萘洛尔或者阿尔马尔需谨慎观察心率血压情况。此外,某些二、三线药物,对于特发性震颤的治疗效果,目前尚缺乏充分的临床证据,或尚未形成明确的指导意见。

    2010年美国一项临床研究,对223例特发性震颤患者的数据分析发现,70.9%的患者有服用普萘洛尔或扑米酮,但其中56.3%的患者因效果欠佳或不耐受而停药,因此特发性震颤的药物治疗现状还远未达到理想。

    对药物疗效欠佳的难治性病例,可以采用外科手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法主要包括深部电刺激术(DBS)和立体定向丘脑毁损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