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藿香正气散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8年09月04日 1038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藿香正气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要组成是: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各一两,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桔梗各二两,藿香(去土)三两、炙甘草二两半,生姜三钱,枣一枚。主要功效是芳香化湿、解表和中。市面上有丸剂、散剂、口服液、酊剂、胶囊、颗粒等等,隐约是中成药OTC的王者,江湖上声名斐然。

《医方集解》曰:此手太阴足阳明药也。藿香辛温,理气和中,辟恶止呕,兼治表里为君;苏、芷、桔梗,散寒利膈,佐之以发表邪;厚朴、大腹行水消满,橘皮、半夏散逆除痰,佐之以疏里滞;苓、术、甘草益脾去湿,以辅正气为臣、使也。正气通畅,则邪逆自除矣。

据说很久久久以前,我国南方地区崇山峻岭,又因降水多,天气热,所以湿气很重,而民间也一直流传着“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摆子”谚语。据说有一次,南方部族叛乱,朝廷派兵平息。由于长途跋涉,将士们大多感受了湿邪,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十万大军奄奄一息。带兵的将军心急如焚,命人四处寻医问药。当地的百姓于是向将军建议将广藿香、紫苏、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生半夏、甘草、生姜、大枣一起煎水给将士们吃。神奇的是,士兵喝了这种药水之后,很快症状都消失了,体力恢复,一举大败叛军。由于这个处方中以藿香为君药,又使将士们士气大振,抵抗了病邪,所以大家称之为藿香正气水。

中医学素有异病同治的技巧,藿香正气散在临床中不单使用在外感风寒、夏伤暑湿、脾胃寒湿,在很多专科均有应用。

一、四时感冒,外感风寒。流感辨证湿滞脾胃者疗效亦佳。呼吸科医生表示没有压力,《伤寒论》的方子同样好使。

二、胃肠道疾病。湿浊中阻之胃十二指肠炎症或溃疡、急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科医生认为毫无难度,更喜欢使用李东垣。

三、荨麻疹、夏季皮炎。皮肤科医生说消风散、当归饮子才是正经方子,非主流啥的也可以观摩观摩。

四、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耳鼻喉科医生觉得除了辛夷消风做,偶尔也可以尝尝鲜,但必须给它加味,才有劲道。

五、复方性阿弗他溃疡、口臭。口腔科医生是它的忠实粉丝,实在是口腔科经典方剂有点儿不太够用,关键疗效杠杠的。

六、眩晕症。神经科大夫说先别乱用方子,诊断、诊断、诊断才重要,眩晕的病因有耳源性、中枢性、血液性、眼源性balabala,最后可能还是上了。

七、失水性酸中毒。这是啥,不就是中暑吗!补液不就完了嘛,藿香正气水可以作为助攻,但不是主力队员。

八、肥胖症,证属脾湿壅盛者。说好的运动和节食呢。

纵然是OTC,纵然有千般好,但药物譬如利刃,治病之前,必须先了解清晰其禁忌症和不良反应,如果不懂,就得问。而除了药物说明的主治病种,不建议吃瓜群众自作主张,角色扮演医生,以致延误病机,则悔之晚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