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ERCP术后急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分析02

2020年12月27日 868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3、ERCP术后急性胆囊炎的诊断
    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依据2018年东京急性胆囊炎指南,以下三个方面为基础:(A)局部炎症征象,包括(1)墨菲征;(2)右上腹部象限肿块/疼痛/压痛,(B)全身炎症征象,包括(1)发热,(2)CRP升高,(3)白细胞计数升高;(C)急性胆囊炎的影像学表现。怀疑诊断:A1项+B1项目;明确诊断如下:BC中一项中有一项。值得注意的是,PEC除了具有一般急性胆囊炎的特点以外,其还具有以下临床特点:(1)发病时间:症状出现的较晚,一般于ERCP术后24-48小时后才开始出现症状,一般术后第一天可能没有明显症状,甚至出院后才出现腹痛等症状;(2)白细胞计数较高,一般多在15.0×109/L以上;(3)影像学特点:除了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胆囊周围积液等表现之外,有时候胆囊壁或胆囊内,甚至胆囊周围和腹腔显示空气,此时应该考虑气肿性胆囊炎,这种病人胆囊往往已经坏疽。(4)早期很容易与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消化道穿孔、胆管炎等其他并发症互相混淆,增加诊断及治疗的难度。(5)病情较重,进展快,容易发生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感染较重,抗生素保守治疗效果欠佳。
4、ERCP术后急性胆囊炎的治疗
4.1胆囊切除术:首选治疗方法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如病人能耐受手术,应该尽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如果病人不能耐受手术,可以考虑行保守治疗和急诊胆管引流,通过保守治疗情况好转后行LC。手术风险高的患者行LC时,须注意预防术中损伤,必要时,及时开腹手术或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ERCP术后急性胆囊炎其与普通的急性胆囊炎不同,病情进展很快,感染较重,容易发展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可以导致胆囊穿孔,保守治疗效果差,应该尽早行手术治疗。
4.2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法(PTGBD)对于有严重基础疾病,病情危重,无法耐受全麻手术,患者及家属拒绝手术或者合并肝胆恶性肿瘤晚期保守治疗的患者,可采取在B超定位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的治疗手段,该技术具有快速、简单、疗效好、创伤小、安全性高及并发症少等优点。PTGBD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以上不适合急诊LC的重症胆囊炎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PTGBD可以迅速地降低胆囊内的压力,创伤小,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明显降低急性期死亡率。对于部分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患者甚至能达到治愈效果。但长时间外引流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管口皮肤感染,引流管脱落等问题。
4.3超声内镜引导下胆囊引流(EUSGBD)  EUSGBD是一种新的胆囊引流术式,可以提供生理性胆汁引流,避免与外部引流(PTGBD)相关的问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文献报道,EUSGBD在多方面优于PTGBD,因此,EUSGBD可作为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初始、中期,甚至最终治疗。因此,内镜胆囊引流术已被用于高龄合并胆囊切除术高危患者,作为手术前的临时措施或作为最终治疗手段。简单地说,高危的PEC患者可以用内镜下放置的鼻胆囊管或塑料支架进行引流术。但该技术开展受到医院条件和医生能力的影响,同时价格较高。
4.4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包括(1)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异常、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对症、支持治疗;(2)解痉镇痛、给予广谱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但是,PEC的治疗与一般急性胆囊炎不同,病情进展很快,感染较重,抗生素保守治疗效果欠佳,不宜过长。如果通过抗生素保守治疗24~48小时后,如果患者病情无好转反而加重,则应该积极采取外科手段治疗。

本文选自:如斯太木·麦麦提图尔荪,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急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