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44岁男子每天一包烟一斤酒,查出患有“癌中之王”胰腺癌

2018年07月18日 727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44岁的南京人徐先生是个20年的“老烟民”,每天必须要抽一包烟,喝一斤白酒,这已经成了他的生活常态。六个月前,他开始感到隐隐的腹部疼痛,可是他并没有重视,也没有治疗,此后两个月疼痛无明显缓解,查B超和增强CT显示胰腺颈部囊实性占位,可徐先生仍然没有重视治疗,直到疼痛逐渐加重实在难以忍受了,徐先生才走进了南医大二附院胰腺中心,可是这时候,一切都晚了,徐先生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胰腺中心钱祝银

警惕治不好的“胃病”——胰腺癌

很多人只要感觉胃痛、胃部不适,便在药店里买点保胃的药,当胃病来治,吃了一段时间,感觉似乎好了些。但症状还是一直反反复复,而且体重也下降了不少。其实,如果长期反复胃痛,就要查一查是不是胰腺癌在搞鬼。

为什么说胰腺癌善于伪装成胃病呢?一方面是因为“胃病”常见而胰腺癌少见,另外胰腺癌出现症状时又与普通的消化道疾病相似容易被忽略。胰腺位置深,不像食管、胃肠道那样可以通过胃肠镜直观地发现最早期的癌灶以及癌前病变,而且早期一般都没有什么症状,因此难以发现。

据统计,胰腺癌的平均患病年龄为63岁,男性略高于女性,一般40岁以下的人患胰腺癌极少,但近年的统计显示:年轻的胰腺癌病人较10年前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而且恶性度更高,预后更差。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改善和人口的老龄化,胰腺癌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被称之为“癌中之王”。我国外科的统计资料显示,患者5年生存率仅在5%左右!

因此,建议4045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吸烟、酗酒、家族史、慢性胰腺炎等)每年最好做一次腹部彩超检查。

早诊断早治疗避免悲剧发生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低,严重影响了患者预后。约90%的胰腺癌发现时已处于晚期,胰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非常困难。这与胰腺的特殊位置结构、邻近有很多脏器毗邻有关,许多患者早期会误以为是胃、胆囊、肝脏的疾病,导致漏诊发生。

而胰腺癌一旦发病,病情发展速度是非常迅速的,这种疾病,早期治疗是治疗的最佳时期,如果不及时治疗,晚期治疗会非常困难。

上文提到的徐先生就是没有早治疗的典型,他从检查出患病到住院治疗足足拖了4个月,将近半年的时间,胰腺癌细胞在他体内疯狂生长,已经扩散布满了他的整个胰腺,为他做手术就变得异常困难,但如果不做手术,徐先生的生命也许撑不到新年的来临。

此刻才明白过来的徐先生意识到自己疾病的严重性,意欲放弃治疗,可他只有44岁,人生的路才走了一半多点。无论出于人道主义还是职业道德,胰腺中心的医生们都不能眼看着一条年轻的生命就此陨落,冒着风险为他实施了全胰切除手术。手术后的徐先生状况有所好转,目前还在化疗中。

假设一下,如果徐先生在身体不适的第一时间就能多花个几百块钱去正规医院做个检查,第一时间找到对的医院和医生,第一时间把癌细胞扼杀在摇篮中,那么他也不用遭这么多罪,家里也不用花那么多钱,他的生命也会更长久。

可世上没有后悔药,生命不会给你重来一次的机会,胰腺中心的医生专家们也借此警告大家:对生命而言,没有任何的大病化小,小病化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减少悲剧发生的可能。

远离不良生活习惯,就是远离胰腺癌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呈爆发式增长,以其高病发率和死亡率被人称为“癌症之王”,所以我们必须要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特别是有以下行为者要格外注意是否有患胰腺癌的可能性。

1、吸烟。有研究显示,吸烟者发生胰腺癌的风险约为不吸烟者的2倍。吸烟是目前唯一国际公认的胰腺癌的行为危险因素,25%的胰腺癌可归于吸烟。

2、酗酒。一项汇总报告显示,酗酒会增加胰腺癌的患病风险,酒精会逐渐破坏胰腺实质发生癌变。

3、肥胖不爱运动。有美国专家研究发现,每周步行4小时以上,会使超重或肥胖人群患胰腺癌的机率平均减少54%。研究人员在报告中说,不论男女,如果严重超重,他们在5年内患上胰腺癌的危险比体重正常的成人高出45%

4、过多摄入甜食。过多摄入泡沫饮料、奶油水果及加糖的咖啡等,都容易增加胰腺癌发病率。

5、高脂肪饮食。动物实验显示,高脂肪饮食可引起大鼠胰腺生理学和形态学的改变。倘若高脂饮食与吸烟并存,与脂类代谢有关的氨甲酰胆碱和缩胆囊素则会促进尼古丁在胰腺腺泡中的积聚,二者协同作用可能诱发胰腺癌。

望读者对照自身,看看自己是否属于以上一类或多类,若符合其中任何一项都应该要在日常生活中格外注意,戒烟、戒酒,不吃烧焦和烤糊的食品,尽量少吃高脂、高油、多盐的食物,杜绝暴饮暴食,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参加适当运动,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作息。

珍惜生命,珍爱健康。避免“病倒一个人,塌下一个家”悲剧的发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