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孩子哪些症状要警惕先心病?

2018年03月02日 854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心脏病中最为常见的,而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在孩子三岁时就可以进行确诊,诱发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有内因也有外因。小儿先心病症状,这是心脏医生诊断病情的依据,并且也是决定小儿先心病治疗方案及小儿先心病手术时机的重要因素,一般有经验的心脏医生都密切关注小儿先心病症状,来调整治疗进程。同样的作为家长,我们也应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细致观察宝宝的小儿先心病症状,来为医生提供治疗依据。
一般来说,家族中没有遗传性疾病,父母健康,妊娠及生产顺利,婴儿发育正常,有小儿先心病的机会会少得多。对有上述情况的家庭,父母就应对孩子的健康状况更加重视。察觉到小儿有下列症状时,首先要考虑到小儿先心病的可能,以便明确诊断,有的放矢地加强治疗:
异常表现一、呼吸急促:
新生儿的正常呼吸频率为每分钟30-40次。气促是多种疾病的常见表现,对于小儿先心病而言,有些常有气促和呼吸窘迫的表现,造成喂养困难,使患儿容易烦躁;有些则不一定出现这样的表现,仅是呼吸增快,在活动或吃奶时出现气促;紫绀型小儿先心病虽然常会出现气促表现,但没有明显的呼吸窘迫表现。
异常表现二、皮肤青紫:
又称紫绀。但非青紫型小儿先心病一般情况下并无青紫,仅在某些情况下出现不同程度青紫,如合并心力衰竭或剧烈活动如哭闹、吃奶等时,需要家长引起注意。
异常表现三、心脏杂音:
医生采用听诊器听到的心脏杂音,是诊断小儿先心病的一个重要体征。但刚刚出生的宝贝心脏杂音多不典型,很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只表现出气促和发绀症状,并没有心脏杂音。这时,要注意宝贝是否存在严重的心脏畸形,如单心室、单心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等。一些心脏病在生后头几天可能没有或仅有轻微杂音,但随后杂音却逐渐增强。对于出生后头几天即出现杂音而无临床表现的新生儿,应先除外小儿先心病的可能。
异常表现四、心音:
小儿先心病在听诊时大多心音正常,但在发生心功能不全时心音会减弱,或是出现奔马律。如果心音强弱不一或心律不整,可能是心律失常。
先心病常有如下体征和症状:
1、心脏杂音:是先心病最常见的体征,大多数先心病会有心脏杂音。如果新生儿出生即听到心脏杂音,即应做心脏超声心动图,了解是否有心脏畸形存在。在任何年龄,只要发现心脏杂音都应做心脏超声心动图确诊。听到心脏杂音,最多见于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等常见病,其他复杂畸形多数也会有心脏杂音。需要指出的是,不是所有先心病都能听到心脏杂音,一些很复杂,很重的先心病可能听不到杂音。也有一些人虽然听到杂音,但并没有先心病,称之为“功能性杂音”或“生理性杂音”。
2、青紫:即紫绀,就是通常说的病人看上去发青发紫,主要表现在口唇、指(趾)甲,皮肤的青紫,哭闹时加重。这往往是复杂先心病的体征,如果新生儿一出生即有青紫,则绝大多数会是患有复杂先心病。常见的有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肺动脉闭锁,三尖瓣闭锁,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等。出生3个月后逐渐出现青紫常见于四联症。
3、气促,呼吸费力:多发生在紫绀型先心病,由缺氧引起。
4、喜“蹲踞”:“蹲踞”就是下蹲姿势的意思,四联症患者常常喜欢作“蹲踞”的体位,可以缓解气促费力的感觉。
5、缺氧发作:紫绀型先心病病人因缺氧严重会出现晕厥,不省人事,多在费力、哭闹时发作,常见于四联症。
6、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常见于较重的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缺和其他复杂畸形。
7、营养不良,发育落后:重症先心病婴儿往往喂养困难,体重增加缓慢。多表现为呼吸快、多汗、哭声嘶哑,有鸡胸。多见于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