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尖锐湿疣——引自《性传播疾病临床诊疗指南2006》

2018年07月25日 501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起并主要通过性传播的良性疣状病变。可感染肛周生
殖器部位的常见的 HPV有 30 多型,多数 HPV感染无症状或为亚临床感染状态,临床可见的尖锐湿西安市中医医院男性病科杨智彦
疣 90%以上由 HPV 6 或 11 型引起。
1 诊断
1.1 流行病学史 有多性伴,不安全性行为,或性伴感染史。或有与尖锐湿疣患者有密切的间
接接触史,或新生儿的母亲为 HPV感染者。
1.2 临床表现
1.2.1 潜伏期 1~8 个月,平均 3 个月。
1.2.2 症状与体征
――男性好发于龟头、冠状沟、冠状沟系带、阴茎、尿道口、肛周和阴囊等,女
性为大小阴唇、尿道口、阴道口、会阴、肛周、阴道壁、宫颈等,被动肛交男性
同性性行为者可发生于肛周、肛管和直肠,口交者可出现在口腔。
――皮损初期表现为局部出现多个丘疹,逐渐发展为乳头状、鸡冠状、菜花状或团块状的赘生
物。可为单发或多发,常为 5~15 个皮损,直径 1~10mm。色泽可从粉红色至深红色(非角化性皮
损)、灰白色(严重角化性皮损),乃至棕黑色(色素沉着性皮损)。少数病人因免疫功能低下或妊娠
而发生大体积疣,可累及整个外阴、肛周以及臀沟。
――――病人可自觉痒感、异物感、压迫感或灼痛感,常因皮损脆性增加而出血或继发感染。
女性可有阴道分泌物增多。但约 70%的病人无任何自觉症状。
1.2.3 临床类型
――典型尖锐湿疣 皮损为柔软、粉红色、菜花状或乳头状赘生物,大小不等,表面呈花椰菜
样凹凸不平。常见于潮湿且部分角化的上皮部位,如包皮内侧、尿道口、小阴唇、阴道口、阴道、
宫颈、肛门,但也可见于擦烂部位如腹股沟、会阴等部位。
――丘疹状疣 皮损为圆形或半圆形丘疹状突起,非菜花状,直径 1~4mm,见于完全角化的
上皮部位。
――扁平状疣 皮损稍高出皮面,或呈斑丘疹状,表面可呈玛瑙纹蜡样光泽,有时可见微刺。
可见于生殖器任何部位,易被忽略。
――亚临床感染 暴露于 HPV后,亚临床感染或潜伏感染可能是最常见的后果。亚临床感染的
皮肤粘膜表面外观正常,如涂布 5%醋酸(醋酸白试验),可出现境界明确的发白区域。
少数人因免疫功能低下或妊娠可发生较大的疣损害。这些大疣在罕见情况下可发生局部侵袭性、
破坏性但非转移性损害,称为巨大尖锐湿疣(Buschke-Löwenstein 肿瘤),一般与 HPV 6型感染相关。
1.2.4 醋酸白试验 用 3%~5%醋酸溶液湿敷或涂布于待检的皮损处以及周围皮肤黏膜,在 3~
5 分钟内,如见到均匀一致的变白区域为阳性反应。该试验并非 HPV感染的特异性试验,但其其敏
感性和特异性尚不清楚不高。局部有炎症、表皮增厚或外伤等时可出现假阳性。醋酸白试验阴性也
不能排除 HPV感染。临床上较典型尖锐湿疣及 HPV检查阳性的损害中有 7%~9%为醋酸白试验阴
性。
1.2.5 阴道镜检查 可发现点状血管、血管袢,以及结合醋酸白试验发现微小、纤细尖锐湿疣疣
体。
1.3 实验室检查
1.3.1 显微镜检查 通过 Pap 涂片发现宫颈鳞状上皮内的损害。
1.3.2 病理学检查 符合尖锐湿疣的病理学征象。
1.3.3 抗原检测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标本 HPV 抗原阳性。
1.3.4 核酸扩增试验检测 聚合酶链反应法等检测可疑损害标本中 HPV 核酸阳性。核酸检测应
在通过相关机构认定的实验室开展。
1.4 诊断分类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 1.2(临床表现),有或无 1.1(流行病学史)项。
确诊病例:同时符合临床诊断病例的要求和 1.3(实验室检查)中(除 1.3.1 外)的任 1 项。
1.5 鉴别诊断
需与阴茎珍珠状丘疹、阴茎系带旁丘疹、绒毛状小阴唇、汗管瘤、皮脂腺异位症、光泽苔藓、
扁平湿疣(二期梅毒疹)、鲍恩样丘疹病、上皮内瘤变、生殖器鳞状细胞癌等鉴别。
2 处理
2.1 一般原则
以去除疣体为主要目的,但采用一般去除疣体的疗法,,尽可能地消除疣体周围的亚临床感染以
减少或预防复发,包括新发皮损在内,本病的复发率约为仍有约 20%~30%的病人复发。同时也应
对其性伴进行检查及治疗。患者治疗和随访期间应避免性行为。任何外用药物治疗治疗方法都可能
发生皮肤粘膜反应包括瘙痒、灼热、糜烂以及疼痛。
2.2 治疗方案
2.2.1 患者自己用药
男女两性外生殖器部位可见的中等以下大小的疣体(单个疣体直径<5mm,疣体团块直径<
10mm,疣体数目<15 个),一般可由在患者自己外用药物治疗。
推荐方案
0.5%足叶草毒素酊(或 0.15%足叶草毒素霜) 每日外用 2 次,连续 3 d,随后,停药 4 d,7
d 为一疗程。脱落处产生糜烂面,因此,脱落处需立即停药。如有必要,可重复治疗达 4 个疗程。
替代方案
5%咪喹莫特(imiquimod)霜 用手指涂药于疣体上,每隔日天 1 次晚间用药,1 周 3 次,用
药 10 h 小时后,以肥皂和水清洗用药部位,最长可用至 16 周。
0.5%足叶草毒素酊(或 0.15%足叶草毒素霜)适用于治疗直径≤10mm 的生殖器疣,临床治愈率
可达 90%左右。用药疣体总面积不应超过 10cm2,日用药总量不应超过 0.5ml。用药后应待局部药物
自然干燥。副作用以局部刺激作用为主,可有瘙痒、灼痛、红肿、糜烂及坏死。另外,此药有致畸
作用,孕妇忌用。
5%咪喹莫特霜治疗尖锐湿疣,疣体的清除率平均为 56%。该疗法的优点为复发率低,约为 13%。
出现红斑不是停药指征,出现糜烂或破损需要停药并,创面愈合后复诊,由医生决定处理创面及决
定是否继续用药,副作用以局部刺激作用为主,可有瘙痒、灼痛、红斑、糜烂。妊娠期咪喹莫特的
安全性尚未确立,孕妇忌用。
2.2.2 医院内应用
推荐方案
CO2激光治疗;或液氮冷冻治疗,或高频电治疗;或液氮冷冻微波治疗。
替代方案
80%~90%三氯醋酸或二氯醋酸 疣损害上涂少量药液,待其干燥,此时见表面形成一层白
霜。在治疗时应注意保护周围的正常皮肤和粘膜,如果外用药液量过剩,可敷上滑石粉,或碳酸氢
钠(苏打粉)或液体皂以中和过量的、未反应的酸。如有必要,隔 1~2 周重复 1 次,最多 6 次。或
复方硝酸溶液 用涂药棒将药液涂于疣体的表面及根部,至疣体变成灰白色或淡黄色为止,
如未愈,3~5 天后可再次治疗。或外科手术切除。
CO2激光和高频电治疗适用于不同大小及各部位疣体的治疗,液氮冷冻可适用于较多的体表部
位,但禁用于腔道内疣,以免发生阴道直肠瘘等。缺点是复发率高,疼痛明显,皮下组织疏松部位
治疗后可致明显水肿。
80%~90%三氯醋酸或二氯醋酸和复方硝酸溶液(硝酸、醋酸、草酸、乳酸与硝酸铜的复合制
剂)不能用于角化过度或较大的、多发性以及面积较大的疣体。不良反应为局部刺激、红肿、糜烂
等。
外科手术切除适用于大体积尖锐湿疣的治疗,对药物或 CO2激光的治疗表现较为顽固且短期内
反复发作的疣体也应可考虑外科手术切除。
此外,以往在临床使用的 10%~25%足叶草脂安息香酊,因其可因药物吸收而发生系统性副作
用,长期应用有潜在致癌性。有鉴于此,已不推荐该药在临床使用。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和免疫
调节作用。因对其疗效尚缺乏确切的评价,且系统性治疗的费用较高,一般不推荐常规应用。有报
告干扰素用于疣体基底部注射,每周 3 次,共 4~12 周有一定疗效。
2.2.3 治疗方法选择
――男女两性外生殖器部位可见的中等以下大小的疣体(单个疣体直径<0.5cm,疣体团块直径
<1cm,疣体数目<15 个),一般外用药物治疗。
――男性的尿道内和肛周,女性的前庭、尿道口、阴道壁和宫颈口的疣体;或男女两性的疣体
大小和数量均超过上述标准者,建议用物理方法治疗。
――对于物理疗法治疗后,体表尚有少量疣体残存时,可再用外用药物治疗。
――无论是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必须作醋酸白试验,尽量清除疣体包括亚临床感染在内的损
害,以减少复发。
2.2.4 亚临床感染的处理
对于无症状的亚临床感染尚无有效的处理方法,一般也不推荐治疗,因为尚无有效方法将 HPV
清除出感染细胞,且过度治疗反而引起潜在不良后果。处理以密切随访及预防向他人传染为主。对
于醋酸白阳性的可疑感染部位,可视具体情况给予相应治疗(如激光、冷冻)。
2.3 随访
尖锐湿疣治疗后的最初 3 个月,应嘱咐病人每 2 周随诊 1 次,如有特殊情况(如发现有新发皮
损或创面出血等)应随时就诊,以便及时得到恰当的临床处理。同时应告知病人注意皮损好发部位,
仔细观察有无复发,复发多在最初的 3 个月。3 个月后,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延长随访间
隔期,直至末次治疗后 6 个月。
2.4 判愈与预后
尖锐湿疣的判愈标准为治疗后疣体消失,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治疗后 6 个月无复发者,则复发
机会减少。尖锐湿疣的预后一般良好,虽然治疗后复发率较高,但通过正确处理最终可达临床治愈。
2.5 性伴的处理
患者的所有性伴都应接受检查和随访,同时提供有效的咨询服务。男性尖锐湿疣患者的女性性
伴可作宫颈细胞学筛查。
2.6 特殊情况的处理
2.65.1 妊娠
妊娠期忌用咪喹莫特、足叶草脂和足叶草毒素。由于妊娠期疣体易于增生,脆性增加,孕妇的
尖锐湿疣在妊娠早期应尽早采用物理或手术治疗。虽然需要告知患尖锐湿疣的孕妇,HPV 6和 11 可
引起婴幼儿的呼吸道乳头瘤病,患尖锐湿疣的妇女所生新生儿有发生该病的危险性,如无其它原因,
没有足够的理由并不应草率地建议患尖锐湿疣的孕妇终止妊娠,人工流产可增加患盆腔炎性疾病和
HPV上行感染的危险性。患尖锐湿疣的孕妇,在胎儿和胎盘完全成熟后,在羊膜未破前可考虑行剖
宫产,产后的新生儿避免与 HPV感染者尖锐湿疣患者接触;在临近分娩仍有皮损者,如阻塞产道,
或阴道分娩会导致严重出血,最好在羊膜未破前行剖宫产;必要时需请妇产科和性病科专家联合会
诊。产后约 50%的患者尖锐湿疣可自行消退。
2.65.2 合并 HIV感染者
由于 HIV感染或其它原因使免疫功能受抑制的患者,常用疗法的疗效不如免疫正常者,疗后也
更易复发。这些病人更容易在生殖器疣的基础上发生鳞癌,或类似于疣的鳞癌,因而常需作活检来
确诊。
2.65.3 频繁复发的病例
少数患者尖锐湿疣皮损会多次复发,其原因可能是:①原发损害治疗不彻底,如激光烧灼过浅;
②原发损害周围亚临床感染蔓延;③原发损害附近及阴肛部位的 HPV潜伏感染;④部分患者尿道内
(60%)或阴囊(22%)是 HPV贮存库,是外阴 HPV的散布源;⑤与已感染的性伴再次接触,造成
再感染;⑥患者局部免疫状态低下,如 HIV感染、糖尿病、妊娠或器官移植者;⑦未去除不良因素,
如男性包皮过长,女性阴道炎或宫颈炎。对于尖锐湿疣频繁复发的患者,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疗法。
使用激光治疗时应注意及早发现亚临床感染,治疗范围超过皮损 2mm,深度达真皮浅层。去除可能
的病因, 如同时存在的其它感染。在广泛、彻底去除疣体后,使用一些可调节机体免疫状态的药物,
如干扰素、白介素-2、胸腺肽等,但这些药物的预防复发的效果尚未确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