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面肌痉挛病因:血管与神经的“碰撞”

2022年06月25日 1624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据临床统计,面肌痉挛发病人群逐年增多,并且疾病正在逐渐趋于年轻化,这于年轻人压力大、劳累存在必然联系。很多人面肌痉挛初期会由眼轮匝肌周围跳动开始发病,随着患病时间延长,病情逐渐扩散到一侧面部肌肉与嘴角出现抽动症状。即便这样,由于该病的阵发性特点并且极少有人会伴随面部疼痛,所以很多人的潜意识中会认为,面肌痉挛发作时只是会对面容美观产生影响,不痛不痒就是小病,无需小题大做。

  事实上,面肌痉挛的反复导致面部反复出现抽搐,这必然会影响患者的心情,临床出现很多面肌痉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其伴有焦虑情绪,更有甚者患得抑郁症。此外,不要认为不痛不痒就对身体没有威胁,“小病不治,大病难医”,患侧眼睛无法睁开、头晕耳鸣、面部肌肉萎缩、嘴角抽搐无法进食等等都是面肌痉挛长期不治的并发症,时刻危害着患者的身心健康。

  医学研究表明面肌痉挛最常见的病因就是面神经根部受血管压迫所致。血管是随着人年龄增长或其他原因,发生硬化或者出现生长异常,侵略到面神经的“领地”,血管碰到周围的面神经以后,就会持续地对面神经产生压迫,这根血管就被称为肇事血管。肇事血管长时间反复触碰面神经甚至横跨在面神经上,血管不停搏动,面神经也跟着不断受到刺激,血管与面神经的“激情碰撞”使得面部肌肉“群魔乱舞”起来,面肌痉挛症状因此产生。

  肇事血管一般会有1-3根,最多3根。不同患者的肇事血管也不一样。

  面肌痉挛的初期症状绝大多数是眼睑跳动,但是与“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眼皮跳动是有很大的差别。眼皮跳动一般只局限于一侧上眼皮或下眼皮,面肌痉挛的眼睑抽搐常常是一侧上下眼皮同时,有时连带同侧的眼角“跳动”。随着病程的延长,抽搐范围逐步向下扩大,引起一侧面部的眼周、口角(口轮匝肌)及面部肌肉(面部表情肌)抽动。

  面肌痉挛疾病的发展没有规律性可言,可能会在患者说话、微笑,或者吃饭的时候突然性的抽搐,常因疲倦、精神紧张、自主运动而加剧,但不能自行模仿或控制其发作。极少数面肌痉挛患者在出现抽搐的时候会伴有面部轻度的疼痛,有的还伴有耳鸣。病情较重的患者口角向同侧歪斜、没有办法说话,同侧的眼睛不能睁开。一般情况下面肌痉挛呈缓慢渐进式发展,常较难自愈。

  临床上治疗面肌痉挛的方法很多,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射频热凝、面神经周围支切断术、肉毒素注射及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等。

  目前没有有效治疗面肌痉挛的药物,发病早期或病症轻微者可服用卡马西平或得理多等,但治标不治本。肉毒素注射治疗容易复发,且多次注射导致不可逆的面瘫、面肌萎缩甚至面部畸形。面肌痉挛不能针灸,针灸不当会加重病情,有的患者当时见效,但时间不长就会复发。

  临床上较为理想安全的治疗面肌痉挛的方法为显微血管减压术,该手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用垫开物将肇事血管推离面神经根部达到解除刺激神经停止面肌抽搐的目的。它是一种伤口小,不损伤面部神经组织。该手术技术成熟,操作简单,目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患者熟知并接受。

  金钱损失是小,但患者因接受了不正确的治疗后出现一系列后遗症就得不偿失了。疾病与治疗方式往往是对号入座的。所以,建议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之前充分了解该疾病的发病原理以及各种治疗方式的利弊,这样才能确保患者自身得到更好更有效的治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