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便秘怎么选中成药?

2018年03月24日 1169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便秘为临床常见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饮食过于精细,嗜食辛辣,饮食失调,缺少运动,过度疲劳等,均可影响胃肠功能而发生便秘。



便秘除可诱发中风、心梗、直肠癌外,新近研究发现,长期便秘还有可能促进衰老,诱发老年性痴呆、乳腺癌等。因此,保持大便通畅,使肠胃清洁,减少粪便毒素的吸收,可预防癌症,延缓衰老,健康长寿。临床观察发现,中成药对本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中医智库为您介绍如下。


实热便秘型


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身热,或兼有腹胀腹痛,口干口臭,心烦舌红苔薄黄,或黄燥。



当以清热润肠为治,可选用麻仁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三黄片、牛黄解毒片,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牛黄上清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胖大海茶,每次5克,每日2次口服,冲饮;潘泻叶冲剂,每次10克,每日2次冲饮;大黄通便冲剂,每次10克,每日2次冲饮;黄连双清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气机郁滞型


主要表现为大便秘结,欲便不得,暧气频作,脘腹胀满,甚则腹中作痛,纳食减少,舌苔薄腻。


当以顺气导滞为治,可选用木香顺气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木香槟榔丸,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越鞠保和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气虚便秘型


主要表现为大便不一定干硬,或虽有便意,但临厕怒挣,乏力,挣则汗出短气,面色恍白,神疲肢倦,舌苔淡白。



当以益气健脾为治,可选用黄芪精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黄芪精颗粒,每次10克,每日2次口服,温开水冲饮;四君子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血虚便秘型


主要表现为大便秘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唇舌淡白。


当以养血润燥为治,可选用润肠丸,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麻仁润肠丸,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当归养血膏,每次10毫升,口服;阿胶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首乌片,每次4片,每日2次口服;麻仁滋脾丸,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润肠通秘茶,每次1袋,每日2次冲饮。


肾气亏虚型


主要表现为大便坚涩,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恍白,四肢不温,喜热怕冷,腹中冷痛,或膝脊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当以温阳通便为治,可选用苁蓉通便胶囊,每次3粒,每日2次口服;金匮肾气丸,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锁阳补肾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口服;半硫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苁蓉通便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鹿蓉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冲饮。


肝肾阴虚型


主要表现为便秘,头晕目眩,耳鸣健忘,急躁易怒,或精神紧张,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腰膝酸软,甚或遗精,舌红苔少。


当以滋补肝肾,育阴潜阳为治,可选用杞菊地黄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精乌冲剂,每次10克,每日2次冲饮;鱼鳔丸,每次10克,每日2次口服;首乌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


中成药外治疗法


大黄片


取本品2粒研为细末,置伤湿止痛膏中央,外敷肚脐孔处,固定,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清热导滞。


三黄片



取本品2粒,研为细末,用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置于伤湿止痛膏中心,贴肚脐处,10~15小时后取下,一般一次即效。为巩固疗效,可再贴2~3次。可清热通便。


补中益气丸


本品1粒,研为细末,敷于肚脐孔处,外用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7~10次。可健脾益气。


黄芪注射液


将纱布1块放置于黄芪注射液中浸透后取出,外敷于肚脐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5~7天。可补中益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