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正确运动,避免伤害

2020年05月15日 808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正确运动,避免伤害

段洪刚

近期,又有年轻人参加剧烈运动时发生猝死,这件事让我们悲痛的同时,更给我们敲响警钟,让我们更加关注运动的注意事项。

例如,对于糖尿病患者,运动锻炼在的综合管理中占重要地位。规律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减轻体重,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增进心理健康。但是不适当的运动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会加重糖代谢紊乱。

 

哪些糖友不适合运动?

空腹血糖>16.7mmol/L、反复低血糖或血糖波动较大、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代谢并发症、合并急性感染、增殖性视网膜病、严重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等情况下禁忌运动,病情控制稳定后方可逐步恢复运动。

哪些病友适合运动?

血糖平稳,无低血糖,无严重并发症,病情控制稳定的糖友;超重的糖友;稳定期的妊娠糖友,在血糖平稳,胎儿稳定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运动。

什么时间运动?

糖友适合在饭后1小时左右开始运动。切记不要空腹运动,否则会发生低血糖。也不要在寒冷的早晨、正午阳光暴晒或雾霾天运动。

运动频率

成年糖友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每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

运动强度

最佳运动强度的感受是,周身发热、出汗,但不是大汗淋漓;或气喘吁吁,但能说话、不能唱歌。中等强度的运动包括快走、打太极拳、骑车、乒乓球、羽毛球和高尔夫球。

选择什么运动项目?

运动项目要与自己的年龄、病情及身体承受能力相适应,并定期评估,适时调整运动计划。记录运动日记,有助于提升运动依从性。并且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运动前,糖友应选择宽松、轻便、透气性强的服装,选择合脚舒适的运动鞋,并穿比较厚的棉袜。带好护膝等必要的护具。随身携带糖果等应急物品,结伴出行,在安全、宁静、环境优美的场地运动。正式运动前应先做低强度热身运动。

运动时,若出现心慌、出虚汗等,可能是出现了低血糖现象,可立即服用随身携带的糖果。若出现乏力、胸闷及憋喘等,应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若休息后症状仍不缓解,请及时就诊。

运动后,要做几分钟的恢复整理运动,不要突然停止运动。运动后查看双脚及时发现脚部的病变。运动前后要加强血糖监测,运动量大或激烈运动时应建议患者临时调整饮食及药物治疗方案,以免发生低血糖。

 

总之,糖友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运动前做好充足准备,运动中注意身体的感受,有不适及时休息,运动后要注意检查双脚,监测血糖。

 

作者:段洪刚 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内分泌科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

      中宣部“学习强国”撰稿人,中国科协“科普中国”特约撰稿人及审稿专家,百科医典专家团成员

长期从事糖尿病的诊疗和科普,科普文章发表于中宣部学习强国、中国科协科普中国、新华网、糖尿病之友、医脉通、凤凰网、澎湃新闻、检验医学等,单篇阅读量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