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2018年09月29日 1064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即通常所说的“感冒”。是指喉部以上,上部呼吸道的鼻和咽部的急性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

    一、病因
    1.病原:以病毒为主,占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常见病毒有:鼻病毒、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细菌感染仅占上呼吸道感染的10%,大多为β溶血性链球菌A组、肺炎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及葡萄球菌。支原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少见。
    2.诱发因素:营养不良、缺乏锻炼或过度疲劳,以及有过敏体质的小儿,因身体防御能力低,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居住拥挤、大气污染、被动吸烟、间接吸入烟雾,也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促使病原体生长繁殖,诱发感染。

   二、好发年龄
    幼儿期发病最多,5岁以下小儿平均每人每年发生4~6次;学龄儿童逐渐减少。

    三、症状
    1.轻症:只有鼻部症状,如流清鼻涕、鼻塞、喷嚏等,也可有流泪、轻咳或咽部不适,可在3~4天内自然痊愈。如感染涉及鼻咽部,常有发热、咽痛、扁桃体炎及咽后壁淋巴组织充血和增生,有时淋巴结可轻度肿大。发热可持续2~3天至1周左右。婴幼儿常引起呕吐及腹泻。
    2.重症:体温可达39~40℃或更高,伴有冷感、头痛、全身无力、食欲锐减、睡眠不安等,可因为鼻咽部分泌物引起较频繁的咳嗽。咽部微红,发生疱疹和溃疡时称疱疹性咽炎。有时红肿明显波及扁桃体,出现滤泡性脓性渗出物,咽痛和全身症状加重,鼻咽部分泌物从稀薄变成稠厚。全身症状也较严重,可出现高热惊厥和急性腹痛。高热惊厥多见于婴幼儿,于起病后1~2天内发生。急性腹痛多在脐部周围,有时很剧烈,早期出现,多为暂时性,可能与肠蠕动亢进有关;也可持续存在,多因并发肠系膜淋巴结炎所致。
    3.血常规:病毒感染一般白细胞偏低或在正常范围,但在早期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较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多增高,严重病例也可减低,但中性粒细胞百分数仍增高。
    4.病程:轻型病例发热时间自1~2天至5~6天不等,但较重者高热可达1~2周,偶有长期低热达数周者。

    四、并发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1.感染自鼻咽部蔓延至附近器官,引起结膜炎、鼻窦炎、口腔炎、中耳炎、颈淋巴结炎、咽后壁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支气管炎、肺炎。
    2.病原通过血液循环播散到全身,并发败血症时可导致化脓性病灶,如皮下脓肿、脓胸、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骨髓炎、脑膜炎、脑脓肿和泌尿系感染。
     3.由于感染和变态反应对机体的影响,可发生风湿热、肾炎、肝炎、心肌炎、类风湿病及其他结缔组织病等。

    五、需鉴别的疾病
     1.流感:流感有明显的流行病史,多有全身症状如高热、四肢酸痛、头痛等,可有衰竭状态,一般鼻咽部症状如鼻分泌物多和咳嗽则较全身中毒症状为轻。
    2.过敏性鼻炎:有些“感冒”患儿的全身症状不重,常为喷嚏、流涕、鼻黏膜苍白水肿,病程长且反复发作,则应考虑过敏性鼻炎。

    六、预后
     全身症状如精神、食欲等,常较体温和白细胞更为重要。如饮食、精神如常者多预后良好;精神萎靡、多睡或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者,应加警惕。

    七、预防
    1.积极锻炼:利用自然因素锻炼体格十分重要,如经常开窗睡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都是积极的方法。
     2.讲卫生,避免发病诱因:穿衣过多过少、室温过高过低、天气骤变、环境污染和被动吸烟等。

    八、治疗
     以充分休息、解表、清热、预防并发症为主,并重视一般护理和支持疗法。
    1.药物疗法:大多数上呼吸道感染为病毒感染,抗生素非但无效,还可引起机体菌群失调,必须避免滥用,可采用中药治疗。当合并细菌感染时,则用青霉素或其他抗生素。高热时可用冷毛巾湿敷前额,每10分钟更换一次。此外,可选用一般退热药如适量布洛芬,根据病情可4~6小时重复一次,但避免用量过大以免体温骤降、多汗,甚至虚脱。对轻症咳嗽小儿,尤其是小婴儿,不宜用大量止咳的中西药品。
    2.局部治疗:如有鼻炎,为了使呼吸道通畅,保证休息,应在进食和睡前用滴鼻药,每日4~6次,每次每鼻孔2~3滴。年长儿患咽喉炎或扁桃体炎时,可用淡盐水或复方硼酸溶液漱口。
    3.一般护理:注意休息和护理,发热期宜给流质或软食,多饮水;吃奶婴儿应少量多次喂奶,以免导致吐泻等消化不良症状。室温宜恒定,保持一定湿度,有喉炎症状更要注意。为了减轻咽痛及颈淋巴结疼痛,年长儿可用冷敷或热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