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臭氧治疗输卵管梗阻的临床研究(转)

2018年07月17日 738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摘要】 目的:探讨臭氧治疗输卵管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经臭氧治疗的输卵管梗阻患者100(治疗组)和导丝治疗的输卵管梗阻患者100(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患者输卵管近端与远端再通率、术后再粘连率和受孕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输卵管近端再通率:治疗组94%,对照组93%p>0.05),远端再通率:治疗组56%,对照组45%p<0.01);再粘连率:治疗组5%,对照组21%p<0.01)。受孕率:治疗组59%,对照组43%p<0.05)。结论:臭氧治疗输卵管远端梗阻患者,术后再通率高,再粘连率低,受孕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武汉市第三医院介入医学科(肿瘤、血管病)谭一清

  输卵管梗阻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不孕妇女的25%50%[1],临床一直没有理想的保守治疗方法,介入治疗疗效确切,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然而介入治疗对于输卵管远端梗阻疗效欠佳。笔者于20036月起将臭氧应用于介入再通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78月至200610月用再通术治疗输卵管梗阻患者2600例,随机抽取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全部患者术前均经造影证实为输卵管梗阻,并排除其他不孕原因。

  1.2 方法  
 
  治疗组:采用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输卵管再通器械,于月经干净后3 d7 d进行手术,术前患者舌下含服阿托品1 mg,患者取截石位,用碘伏常规消毒外阴,铺巾经阴道置入窥阴器。暴露宫颈后再次消毒宫颈,用宫颈钳夹住宫颈上唇,经宫颈插入子宫导管推注76%泛影葡胺或欧乃派克进行造影确定梗阻部位及程度。依次将9 f导管、5.5 f3 f导管送入宫腔内,将3 f导管插至梗阻侧子宫角输卵管开口处。经3 f导管缓慢加压推注臭氧约5 ml10 ml,观察盆腔有无气体影及患者有何不适,推注臭氧有落空感时即输卵管再通,注入造影剂,证实输卵管是否通畅。术后隔日通气治疗(臭氧)1次~2次,下次月经干净后3 d7 d通气1次~2次,不需抗炎治疗。对照组:方法及术中用药同文献报道[2]

嘱患者术后6个月后来院复查,一年后电话随访受孕情况。

  2 结果

  2.1 输卵管近端再通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远端再通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再粘连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1 a内受孕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1  两组患者再通率、再粘连率及受孕率(略)

  2.2 不良反应   

  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少量出血及腹胀、腹痛,治疗组部分患者有肋下胀痛感,休息后均自行缓解,未发生一例过敏及严重不良反应。结合透视膈下有少量游离气体。

  3 讨论
 
  输卵管阻塞是其本身病变与周围病变并存所致,以非特异性炎症为主。多为慢性输卵管炎或慢性盆腔炎累及输卵管所致[3]。如果对原发病不进行有效治疗,会导致术后再粘连。臭氧具有强氧化作用,可彻底破坏病原微生物的dna结构,具有高效、快速、广谱的杀菌特性,对细菌繁殖体、细菌芽胞、病毒、真菌等致病微生物有极强的杀灭作用,因而可治疗各种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妇科炎症;研究表明高浓度(30 μg/ml~50 μg/ml)臭氧具有分解组织结构的作用,活性成分可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和创伤面的愈合,而对于正常组织无任何毒副作用,也不改变女性生殖管腔的酸碱度,同时不会造成菌群失调。
 
  传统再通术的不足:(1)导丝机械分解粘连有时可造成输卵管医源性损伤,由于创面炎性渗出而导致术后再次粘连;(2)术中通液仅有一过性抗炎作用,对于原发病几乎无效。(3)导丝对输卵管黏膜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当然损伤程度与术者操作息息相关。
 
  传统的输卵管再通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年,但其对于输卵管远端梗阻患者疗效多不尽人意,如何提高远端再通率一直是介入医生和妇产科医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在临床上臭氧已经应用于妇科炎症的治疗,由于其显著的疗效已得到认可。经导管加压注射高浓度臭氧不但起到物理分解粘连的作用,而且可有效分解炎性组织及抑制炎症,并且快速促进粘连分离后而导致的创面愈合;气体经输卵管进入盆腔后可治疗盆腔炎,从而收到标本兼治的治疗效果。本组治疗组输卵管远端再通率为56%,再粘连率为5%,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28%[4]。笔者认为臭氧应用于再通术中可提高输卵管远端梗阻的再通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以往认为输卵管远端积水是介入治疗的禁忌证,笔者对于部分积水较轻的患者行臭氧治疗后发现大为改善,值得进一步探讨。然而对于输卵管管壁僵硬或积水严重,笔者认为此类患者应放弃介入治疗,更宜行腹腔镜或者助孕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