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第一神经外科与介入科合作成功诊治一例脊髓血管畸形患者

2020年07月22日 851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高大爷今年64岁,家住药都本溪,6年前,本应享受退休生活的他出现双脚脚趾麻木,但高大爷并未在意,本以为挺一挺就过去了,但是,1年后这种麻木感扩散到双侧脚踝。高大爷在当地医院按骨刺治疗很久但麻木感仍未见好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麻木的症状逐渐扩散至双膝,甚至出现了走路不稳的症状,原本健步如飞的高大爷现在只能缓慢行走,原本其乐融融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家人带着高大爷辗转市内多家医院诊断颈椎管狭窄,?在当地医院手术后症状并未见好转,去年10月,这种麻木感扩散至腰部,甚至出现了下肢无力,直至不能自行站立。最终高大爷一家人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我院寻求神经外科赵红宇教授的帮助。
赵教授将高大爷收入病房,安慰高大爷及家属后立即为其完善相关检查,胸腰椎增强磁共振诊断为:胸9-腰1水平脊髓异常信号影,高度怀疑脊髓血管畸形。但是因为脊髓血管畸形的最终确诊必须依靠血管造影,因此,在刘云会副院长的亲自主持下,在滑翔介入病房温锋副教授等的通力协作下,患者的血管造影顺利完成了,血管造影结果显示第11肋间动脉供血畸形血管团,与磁共振影像完全相符,这样诊断终于彻底明确了。
脊髓血管畸形的自然预后较差,如若不及时处理,症状将进行性加重而使患者陷入迟缓性截瘫,只有完全性栓塞或手术切除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经过6年多的病情发展,现在高大爷的症状已经非常严重,而且由于长期卧床并发肺炎,这对治疗及预后影响非常大。刘云会副院长非常重视高大爷的
病情,主持召开全科疑难重症讨论,各位专家认为精准的定位供血动脉位置并完整切除畸形血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由于高大爷脊髓血管畸形侵犯节段较长,切除中易出现大量出血或导致脊髓缺血,造成更加严重的症状。赵教授详细向高大爷及家属交代了病情,并且考虑到这些严重的后果让患者慎重考虑,但是,高大爷握着赵教授的手,一句“我相信盛京医院!相信你们!”坚定了赵教授攻克难关的勇气和信心。
就这样,赵教授及其治疗组带着为患者争取一线希望的信念及百分之百的努力,手术有条不紊地开始了,首先准确暴露了病变的位置,发现脊髓血管畸形粗大迂曲,赵教授充分利用神经外科显微操作的优势,小心翼翼的找到了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在显微镜下,赵教授首先将供血动脉临时阻断,发现畸形血管团开始逐渐变黑,证实为供血动脉,然后切断供血动脉,并轻柔地将畸形血管团从脊髓表面剥离,这种操作要求又要把血管团完整切除,又不能损伤脊髓,经过近5个小时的奋战,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高大爷的下肢运动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看着高大爷久违的笑容,家人也逐渐放下了担忧,往日阴云密度的家庭又重新看到了光明。
治疗脊髓血管畸形这种高危病例,其治疗难度及风险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为了患者的康复,为了他们那充满期待的目光,医护人员有责任、有担当去披荆斩棘,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在副院长刘云会教授的带领及大力支持下,在骨科、介入科、疼痛科、康复科等众多兄弟科室的帮助下,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神经外科脊髓脊柱组迎难而上,勇攀高峰,手术数量逐年递增,手术技术日臻精进,手术效果愈加满意,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任和好评。赵红宇教授团队也多次受邀在全国的学术会议及技术培训班进行大会发言及作为指导讲师培训学员,扩大了盛京医院及我院神经外科在省内及国内的影响力。

MRI显示T9-L1节段脊髓背侧流空影,箭头所指即为血管畸形团影像。

脊髓血管造影显示T11肋间动脉节为畸形血管供血动脉,同时可见脊髓畸形血管充盈明显

脊髓表面可见粗大的畸形血管团

畸形血管团被完整切除,脊髓保护良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