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放完支架2个小时后支架就堵了,发生了心梗,是怎么回事?

2021年02月07日 833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监护室17床难受,就是刚做完手术回来的那个!”

护士喊着。

我们立即跑到患者床边,一边问患者怎么不舒服,一边准备心电图机器。患者樊先生,47岁,急性冠脉综合征入院第七天行冠脉造影提示旋支血管狭窄99%,刚放完支架两个小时回到监护室。

患者说胸痛的厉害,我们复查心电图,提示ST段抬高,也就是急性心肌梗死。

怀疑支架堵了,不得不二进宫赶紧再次造影看看,果不其然,支架内血栓形成。我们不得不再次用球囊扩张了堵塞的支架,并加强了药物治疗。

后来樊先生恢复的还不错,准备安排近日出院。

为什么刚做完支架就会发生堵塞?

支架毕竟是个异物,会引起一系列的反应,这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支架内急性血栓和再狭窄。也就是放完支架,支架本身就会引起血管堵塞。最早的金属裸支架再狭窄率30-40%,后来人们发明了药物支架,再狭窄率降低到12%,最新的药物支架再狭窄率降到了2-3%。即使随着药物支架的不断更新,目前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已经大大降低,但仍不能做到零血栓形成。所以,发生支架内狭窄只是几率问题,只是看会发生在谁身上。

目前这种再狭窄是不可避免的!

那我们还敢放支架吗?

毕竟是小概率事件,大多数都没有问题。简单来说,这100个需要支架的患者,如果不放支架,随时随地可能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放完后大部分人都没事,但确实有一两个人会发生支架内狭窄。那您说我们选择这98个人呢?还是选择这2个人呢?

目前的技术没有办法准确预测谁会支架内狭窄,如果能准确预测,就不会发生支架内狭窄了。

但我们并非要坐以待毙,我们可以做好细节,减少人为主动性增加支架内狭窄的风险。

1、医生的责任:

医生在手术过程好操作准备、精细,减少因为手术不当造成的损害。认真慎重选择合适的支架,因为支架不合适也会造成支架内狭窄的风险。交代患者术后的注意事项,总之要负起责任。从患者入院在判断是否需要支架,到选择支架,操作支架,支架术后管理等等,都要用心负责,而不是放完支架万事大吉。

2、患者的责任: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心血管狭窄继续加重的关键:

A、戒烟戒酒:烟酒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简单想想,抽烟本身损害血管,放完支架继续抽烟,那些有害物质,更容易停留在支架周围。我们在临床总能遇到,通过戒烟病变减轻人。

B、健康合理饮食:即低盐低脂低糖饮食,以植物油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五谷杂粮,少吃油炸油腻食品及动物内脏,适当多吃鱼肉,少量坚果等等。

C、运动锻炼:没有心衰没有心肌缺血发作要适当多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比如骑车、跑步、游泳、快走等等。

D、好的心情:不要有心脏支架的压力,其实放进去以后,不会有什么感觉,也掉不了,保护的好也没有年限,学会分享快乐,释放压力。

规范用药,是预防心血管狭窄加重的根本:

A、控制好三高,血压,血糖达标,尤其一定要明白低密度脂蛋白的要求是小于1.8,而不是小于化验单上的参考值,对于无法达标的朋友,低密度脂蛋白要求最少降低50%。

B、抗血小板:支架术后,要坚持服用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替格瑞洛,一年到一年半,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选其中的一种,服用最少1年,一年后到一年半可以停用氯吡格雷/替格瑞洛。

C、他汀药物:他汀药物不仅仅是降脂药物,更是是抗炎,稳定斑块,预防斑块破裂的药物,当然需要长期服用。注意观察肝功能、肌酸激酶、血糖等副作用。

D、其他药物:根据自身是否得过心肌梗死,是否心率快、血压高,是否合并心衰,还要选用倍他乐克、普利/沙坦等药物;当然有的人还要选择利尿剂、硝酸酯类、曲美他嗪等等药物。

养成复查意识,了解冠心病常识,是预防心血管狭窄加重的途径:

定期复查:复查的目的是排除支架内再狭窄,同时监测药物毒副作用,一定要查心电图、血常规,血脂四项,肝肾功能,肌酶,便常规等。

做好这些就能把支架内再狭窄降到最低。

我们不能担心支架会再次狭窄,而不敢放支架;就好比我们担心会出车祸,而不敢出门一样。

我们要遵守规则,做好细节,按照要求,不闯红灯、不酒驾、不疲劳驾驶,把车祸降到最低。医生要对患者负责,患者要对自己负责,把支架再狭窄的风险降到最低。

(心血管王医生正式授权原创保护,如有窃取者一定追究法律责任。)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