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在线答疑】70岁三叉神经痛患者如何选择治疗方法?能否彻底治痛?

2023年03月07日 23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日前,在颅神经疾病王景教授的网上工作站,有患者留言:“我今年已经70岁了,三叉神经痛三年左右,疼痛加重一个月,做了核磁检查,结果显示三叉神经与血管局部接触,当地医生建议做微球囊压迫术,想咨询下三叉神经痛哪种治疗方法有效?能够彻底根治?”

  王景教授介绍:目前,只知道患者的病史,并未见到相关的检查,如明确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有:

  1、药物治疗,其有效率70%,常见的药物有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甲钴胺、加巴喷丁、拉莫三嗪等;

  2、针灸或肉毒素,效果相对差一些;

  3、三叉神经痛半月结处理,包括射频毁损、球囊压迫,这种治疗方法操作相对简单,可能会出现面部麻木的问题,易复发。

  4、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手术),根治各种因血管压迫而导致的三叉神经痛症状,现已经成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标准术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在保证患者三叉神经的完整的同时,解决血管压迫,真正的根治病痛,此术式是国际公认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但由于患者年龄较大,还需进一步进行评估,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科普: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出现电击样、刀割样、撕裂样疼痛,而且是突发突止,每次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十秒,有时也可达数分钟,甚至在说话、吃饭、洗脸等面部随意运动或不小心触摸到面部某一区域,就有可能被诱发。这种疼痛的发作,尝尝会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变得频繁、间歇期缩短和疼痛加剧。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基本上完全依赖于患者的病史,如前所述,疼痛的特征是:单侧、发作性、刀割样、电击样或撕裂样剧痛,皮肤触碰、咀嚼、刷牙、吹风或剃须等皮肤刺激可引发疼痛。与神经痛相比,神经性疼痛的特征是烧灼样疼痛伴麻木。

  诊断三叉神经痛需要做哪些检查?

  常规检测内容

  1、运动检查

  主要检查咀嚼肌群(咬肌、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的运动情况。因咀嚼肌群均止于下颌骨,在三叉神经运动支支配下,运动颞颌关节,参加咀嚼、言语运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参加表情的表达。

  2、感觉检查

  颜面部的皮肤感觉,主要由三叉神经感觉支分布,三叉神经感觉根粗大,胞体集中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内,从半月神经节发出三个大而粗的干: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

  3、颅神经检查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一般均含有相应分支神经损害的症状表现。

  影像学检查

  1、磁共振(MRI)检查

  可帮助排除颅后窝、小脑脑桥角、海绵窦、Meckel腔等部位肿瘤性或血管性病变所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MRTA更能清晰地发现压迫神经的血管及血管性病变,及显示三叉神经与邻近和血管性病变之间的关系。为术前首先检查项目。

  2、CT检查

  CT可用于排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如脑部肿瘤、血管畸形、多发性硬化症等,亦可发现颅底畸形血管等。另外,在CT高精度下精准定位病灶下,对三叉神经痛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