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学习走路的注意事项

2020年09月23日 796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婴儿到10个月左右的时候,经过扶栏的站立已能扶着床栏横步走了,这就是婴儿学走的开始,但从扶走到独自走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婴儿的每一步、每个走路姿势,以及在这过程中该如何做好保护,都要特别关注,而不当的学步过程会使婴儿骨骼、脊椎变形。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科学合理的辅助婴儿学走路。
  1.摇晃期(10~12个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王新良
  在这一时期,婴儿走路摇晃,有时候妈妈拉着婴儿学走路,牵拉的时候力量稍大,就有可能造成婴儿手臂关节脱臼。这时别转,也别揉,立即找专科医生将关节复位。但是,如果一直采取这种牵拉的保护方法,造成手臂习惯性脱臼,就会严重影响婴儿肘关节的发育。
  妈妈对婴儿学走时的保护和鼓励是最关键的,其实最好的保护是站在婴儿身后,扶住他的掖下随着他走,或者用一块布围住婴儿的前胸,妈妈从后面提着布来帮他找平。在婴儿初学步的时候,也可以让他在学步车里练习。
  2.扶物行走期(12~13个月)
  婴儿的两条小腿儿开始用力抬高,向前迈步而不是蹭步。婴儿能这样走的时候,可以把学步车撤掉,让婴儿练习扶着床沿或扒着小车走,或者,妈妈还可以把双手放在他掖下,但要让他独立走,手劲儿慢慢变虚,直到慢慢松手。
  3.独立行走期(13~15个月)
  婴儿开始挣脱妈妈保护的手臂,独自摇晃着行走了。
  在婴儿练习走路的时候,父母应该注意的是:
  ⊙婴儿刚学步,重心不平稳,大人应尽量清除婴儿活动范围内的物品,如玩具、家中杂物、绳索、地毯等,把有棱角及易碎的物品都拿开,以防婴儿受伤;
  ⊙开始学步走时,不要给婴儿穿袜子,以防滑倒和帮他更好地掌握身体的平衡。准备适当的鞋子,如无带鞋、塑料粘胶鞋、胶底鞋,防止婴儿跌倒、滑倒;
  ⊙每次训练前让他排尿,撤掉尿布,以减轻下半身的负担;
  ⊙热菜、热汤、热水瓶等可造成伤害的物品,绝对禁止放在桌边或婴儿碰得到的地方,避免婴儿因好奇酿成伤害;
  ⊙婴儿常喜欢爬上爬下或钻到桌椅下、柜子后,因此,这些地方也应注意,勿留有危险物品。
  ⊙由于婴儿活动范围的扩大,有些物品,诸如硬币、弹珠之类的小东西,父母一定要放好,以免婴儿拿了放在嘴里,造成不必要的意外。
  ⊙学步车是最常用的学步辅助工具,但最好等婴儿七个月大以后,能够支撑颈部并平稳坐立时再使用;学步车的高度须适合婴儿的身高,不宜过高或过低;每次使用的时间不宜过长,以不超过20分钟为原则;使用学步车应在大人们的视线范围内。
  ⊙每天练习时间不宜过长,3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有些学会走路的婴儿在某些时候还是喜欢爬行,特别是在走路中重重摔过或是感冒之后,这种行为倒退情况其实是正常的。
  ⊙如果直到一岁半以后还不会走路,就应找医生检查。
  学走路的婴儿活动力更强,会坐、会站、会扶着物体移动身子、能独立摇摆着行走,肌肉的控制越来越自如,这时家已不能满足他的好奇心,他更向往外面的世界。因此,照顾婴儿的范围已经纵家庭延伸到户外了。

摘自《婴幼儿健康最佳方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王新良主编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