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面肌痉挛患者手术后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2019年04月04日 850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原发性面肌痉挛是指由于颅内血管压迫面神经导致神经脱髓鞘的结果,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检查及病理学检查检测出来,对于这类面肌痉挛只有将压迫血管移位才能实现面神经减压。就目前而言,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最有效方法,它是将所有压迫、粘和接触面神经的血管分离、移位并妥善固定。

  使得原本被血管压迫而导致的面神经脱髓鞘有了自我修补和恢复的条件。据临床数据统计,约有9成患者在术后,面肌痉挛症状完全消失;还有一部分患者会在3个月之内逐步缓解症状,直至消失;而对于少数手术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以再次接受手术探查,因为再次手术治愈的希望还是非常大的。

  手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但这只是极少数,比如面神经瘫痪(面瘫)、延迟出现的面瘫——迟发性面神经瘫痪、患侧听力减退甚至丧失、平衡障碍、脑脊液鼻漏、切口感染甚至颅内感染。

  由于手术过程中,需要找到面神经和肇事血管,并在二者之间放置垫片,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对面神经造成一定的牵拉或者损伤,因此术后1周的时候,往往会出现面神经瘫痪或者迟发性面神经瘫痪,但是一段时间后,随着面神经自身的修复,这些面瘫的症状就会消失。

  有的患者术后短期内会出现耳鸣,大部分会自行恢复,不需要特殊的处理。

  但是,由于面神经和听神经是“双胞胎”,二者的走行区域很一致,手术暴露面神经的时候,可能会间接地牵拉到听神经;而且,由于听神经本身非常敏感和脆弱,稍微一点点的牵拉就会受伤,从而造成损伤,导致术后出现听力减退甚至听力丧失;加之听神经的自我修复能力非常弱,因此一旦听力减退甚至消失,就很难得到缓解。如果术后3个月到1年内听力还没有恢复,就说明听神经受到了不可逆的损伤。然而,通过术前的充分准备和术中的神经电生理监测,术后发生听力障碍的可能性会非常小,发生率在千分之一以下。

  如果切口恢复不好,还会出现刀口感染甚至颅内感染,少数病人会出现这些并发症,但通过抗感染处理和良好的护理,感染情况还是能够控制住的。

  当然也可能出现复发,特别是病史长于8年才手术的患者,复发的概率在5%左右。复发后可以注射肉毒素或者再次手术。

  另外,情绪紧张、睡眠不足和心理压力过大,都可能加重动脉硬化,继而导致血管与面神经的“碰撞”更为严重,出现面肌痉挛的概率增加,复发的可能性也增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健康生活、调整心态很关键。首先,患者不必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因为面肌痉挛可以预防,也可以治愈。其次,患者平时应规律饮食和作息,降低动脉硬化的风险。平时需要控制“三高”,戒烟少酒,饮食上最好低盐低脂。要用防控“三高”的方法和决心来防治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适应症

  原发性面肌痉挛,排除继发性病变;无面神经损伤病史;保守治疗效果差;无严重全身性疾患;一般的高血压、冠心病、高血糖病史不会影响手术;年龄在75岁以下;无严重心肺、肝肾等脏器器质性病变;能耐受全麻手术者。

  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住院须知

  标准住院日为10~12天,术前准备2~3天,手术日为入院第3或第4天,麻醉方式为全麻。

  术前所必需的检查项目:

  三大常规、血型;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心电图、胸部X光片;面部MRI薄层扫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