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高血压的误区,大家一定要了解。

2022年05月18日 810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误区一 :估计血压。
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多少、轻重并无平行关系。有的病人 ,特别是长期高血压病人 ,由于对高血压产生了“适应” ,即使血压明显升高 ,仍可不出现任何感觉不适 ,误认为只要没有不适感觉 ,血压就一定不高。高血压病人应主动定期测量血压 ,如 1周至 2周 ,至少测量血压 1次。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不能“凭着感觉走”。
误区二 :不求医、自行治疗。
目前 ,市场上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多达几十种 ,各有其适应症和一定的副作用 ,不仅药物种类繁多 ,制剂复杂 ,降压机制等也各不相同。自行购药服用 ,带有一定盲目性、片面性 ,也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存在。所以 ,应先经医生诊断 ,作必要的化验检查 ,然后进行治疗。千万不要凭想像 ,或认为只要是降压药就能用 ,更不能一味追求那些新药、特药 ,或认为价格越贵的药越是“好药”。
误区三 :不按病情科学治疗
有少数病人 ,把别人降压效果好的药物照搬过来为己所用 ,这是既不客观又不现实的。因为 ,同样是高血压的病人对降压药物的敏感性、耐受性却是大不相同的。如某人用某药降压效果非常明显 ,而另外一人却效果不明显 ,甚至无效。再如服用短效硝苯地平时 ,有一小部分人会即刻发生心悸、脸红等不适症状 ,而多数人则感觉良好。因此应当根据病情 ,因人而异合理选用药物 ,最好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
误区四 :长期服用一类药。
每日一次有的病人盲目长期服用一类降压药 ,服药只作为一种生活习惯 ,任何药物长期服用都会降低疗效 ,产生耐药性 ,并易产生药物副作用。同时 ,有不少病人的血压往往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降压机制的药物联合应用才能有效地降低其血压。另外 不同的病人应根据病程、年龄、个体差异、脏器损害的有无以及程度等情况 ,选择适当的药物加以治疗,千篇一律或长期服用一类药物是不可取的。所以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 ,按照病情需要及时选择和调整药物。
误区五 :能降压的都是“好药”
有不少高血压病病人以为只要能降低血压的都是“好药”。而理想的降压药物应该是 :能有效地降低血压 ;连续用药而不产生耐药性 ;副作用少 ;能降低高血压病引起的并发症 ;降压效果持久 ;服用方便 ;药价适宜。
误区六 :只顾服药、不顾效果
治疗高血压病的主要目标是不仅要将血压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 (小平 130/85毫米汞柱 ),而且要长期稳定
,进而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病死率和病残的目的。由于种种原因(如怕麻烦、出差 ),不定期测量血压 ,一味“坚持”服药 ,此为“盲目治疗” ,会使得血压忽高忽低 ,或者出现不适感 ,并且易产生耐药性或副反应。
误区七 :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有的高血压病病人一味追求血压达到正常水平 ,甚至认为降压应该是越快越好、越低越好。其实不然 ,一般来讲除高血压急症 (如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等 )外 ,其余高血压病病人均宜平稳而逐步降压。因为 ,血压下降过快、过低 ,不但会使病人出现头晕 ,乏力等低血压的不适症状 (也称“脑贫血”),还极易发生缺血性脑中风 ,甚至诱发脑出血 ,这种情况尤其在老年人为甚。因为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 ,此时偏高的血压有利于心脑肾的血液供应 ,如果一味要求降到正常水平 ,势必影响上述脏器的功能 ,反而得不偿失。因此降压治疗时必须要掌握住缓慢、平稳的原则。
误区八 :单纯依赖药物 ,不做综合治疗
有人认为 ,得了高血压只要坚持长期、规则地服药就准好 ,其实不然。因为高血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造成的,其中包括不良的生活方式等。所以药物治疗的同时也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否则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一般地说,高血压的治疗应包括药物和非药物两种。非药物治疗有 :一般治疗 (合理休息、适当镇静 )、饮食冶疗、运动等。早期、轻度高血压病人 ,在用降压药物前可先试用非药物治疗。 3~ 6个月后复查血压 ,如多次测量血压均在正常范围内可继续非药物治疗 ,并定期测血压 ;如症状明显 ,则应同时应用降压药物。对于中、重度高血压病病人在采取降压药物治疗的同时 ,也要配合非药物治疗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