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科学补钙康复说

2021年02月10日 874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钙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成人体内含钙约1200g,99%的钙元素以晶体形式存在于牙齿和骨骼,1%分布在血液、细胞间夜及软组织中。很多朋友生活中会遇到需要补钙的疑问,临床上也有不少患者对骨折后如何正确补钙缺乏一个系统的认识,作为康复医师,我对对补钙的建议用一句话解释就是:动静结合,食药并重。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同道指正:

首先纠正一个目前常见的认识误区:商场、超市用小型仪器就可以快速测骨密度。在商场、超市或者药店摆放的简单小型仪器多是单光子或超声骨密度测试仪,只能简单测量人体手臂尺骨和桡骨的骨密度,而人体钙流失的主要危险是造成腰椎和股骨矩的骨质疏松。因此,这种简单测量反映的骨密度情况并不准确,或者说不全面。如果想了解自己是否出现骨质疏松,可去正规医院接受“双能X线骨密度测试仪”的检测。

其次是不同年龄段和人群钙的摄入量,国内调查结果显示,2~11岁儿童的膳食钙摄入量平均不到300mg/日,11~18岁儿童的钙摄入量最高也不到380mg/日,成人膳食钙摄入量平均400mg/日。因此,绝大部分人群需要适当补钙。其中,成人每日约需要补钙400~600mg。具体推荐参考下表:

1、动静结合。

人到了 30 岁左右,人体钙值就达到顶峰了,之后钙的流失速度加快。所以,补钙是越早开始越好,且需要持续坚持的一件事。补钙最直接的当然是每天进行运动,可以使骨骼承受力增加,提高骨骼的含钙量,获得较好的骨质量,起到补钙的效果。适当运动对骨骼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目前可见的好处有:缓解骨骼疼痛;保持骨骼强度,减少骨质流失,降低骨折风险;增加肌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降低摔倒的风险。如果想达到更显著的锻炼效果,可以尝试高强度的负重训练。但是这类运动建议去正规医院康复科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不要轻易在家中尝试。开始运动前,要做至少 10 分钟的热身运动,通常是类似行走、踏步、侧向跨步、活动身体和拉伸四肢大关节的运动。结束运动后要缓慢、轻柔地进行肌肉拉伸运动,可以防止运动损伤、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如拉伸大腿前后侧和小腿的肌肉,每个动作保持 8~10 秒。骨折患者术后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物理治疗和传统康复治疗,基础治疗安排如下表:

随着肢体活动和负重,根据Wolf定律,骨的机械强度取决于骨的结构,成熟骨板经过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相互作用,在压应力轴线上成骨细胞相对活跃,有更多的新骨使之形成坚强的板层骨,而在压应力轴线以外,破骨细胞相对活跃,使多余的骨痂逐渐被吸收而清除。髓腔重新沟通,骨折处恢复正常骨结构。适当运动和负重可使骨折端产生有益于骨折愈合的轴向压应力,从力学的角度促进骨折的愈合。

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找到最安全的运动形式,保持积极的生活方式,对骨骼整体的健康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健康人群和低风险人群 :已经诊断为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但没有骨折史的低风险人群(通常指DXA 骨密度测试中 T 值大于 -2.5 或者 QCT 测试中骨量大于等于 80 mg/cc)。 运动目的: 维持或增强骨骼强度,降低骨折风险 。在家中可以做简单的负重训练:身体前倾弯手臂推墙训练、手持重物上下弯曲手腕训练和双手双膝四点支撑训练。隔日1次,每个动作结束后停顿 2 秒,每个动作缓慢重复 10~15 次,运动时不要憋气。

高风险人群:已诊断为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有过骨折史的高风险人群。运动目的: 保持健康,降低未来再发生骨折的风险。在家中利用自身体重作为阻力的后背肌肉力量训练:俯卧前臂推压床面训练、俯卧上身抬起训练和下肢抬起训练。每个动作次保持 5 秒,然后休息 10 秒,做 2 组,每组重复 8~10 次。循序渐进,待适应后,可在背部或脚踝处增加重物,增加效果。高风险人群应该避免高强度、不稳定、快速移动的运动,如跳跃、跑步、慢跑,可能会导致骨折;另外还应避免向前弯腰、扭腰,例如用手指触碰脚趾、仰卧起坐,可能会导致脊柱压缩性骨折。

中医针对局部骨折进行运动的方式与现代康复技术的运动疗法类似,一是针对肘部的运动,二是针对膝盖的运动,三是进行太极拳运动和晒太阳。晒太阳是一种间接补钙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能够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含量,从而起到补钙的作用。

2、食药并重。

  如果说运动和磁疗、冲击波、低频电等是从物理力学的角度促进钙质在骨内的沉积,那么饮食和药物则是从代谢化学的角度为骨骼健康再加一把火。

(1)食补:

  1. 钙源的选择:牛奶是最好的钙源。一是因为,牛奶中钙含量较高,而且易吸收,每天饮用300mL牛奶,等于补充300mg的钙;二是因为,长期研究结果表明,每天饮用300mL以上的牛奶,可使心血管病发病风险降低41%。温馨提示:1.骨头汤中的钙含量很低,喝2两骨头汤只能补充4mg的钙。2.虽然虾皮中的钙含量高,但吃1两虾皮等于摄入6.3g的盐。

  2. 不同食物的含钙量:


  3. 食补钙剂时应注意:

    食物中钙的存在形式,以及是不是有促进或者抑制钙吸收的元素,都会影响补钙效果。如牛奶中的钙易吸收也含有促钙吸收的物质,比如维生素D和乳糖,所以,牛奶是钙的良好来源。反观一些绿叶蔬菜如菠菜中的钙多以草酸钙晶体形式存在于细胞中,不容易被人利用。而且往往还存在草酸、植酸等抗营养因子,会妨碍钙的吸收,因此,食补钙剂主要依靠牛奶和奶制品,蔬菜起辅助作用

(2)药补:

  1. 钙剂的选择:补钙剂可分为无机钙和有机钙。在服用碳酸钙时建议选择剂量小一点的,随餐服用,再搭配些果汁、醋、维生素C片等酸性的食物一起吃。无机钙以碳酸钙为主,碳酸钙的钙含量最高为40%,但是它的吸收需要胃酸参与,碳酸钙与胃酸反应后还会释放出 CO2气体,引起胀气,因此像缺乏胃酸、或是胃部消化不良的建议不要长期服用碳酸钙有机酸钙尤其是柠檬酸钙,钙含量相对较低为21%但它吸收性能好,不依赖胃酸,对消化不良的人群更适合

  2. 钙剂服用时应注意:

    一天吃一次的钙片单次摄入剂量较大,吸收未必好。不妨选择单次剂量小一些,每天吃两次的钙剂。钙剂的品种最好经常换。某种成分的钙剂常有一定缺陷,因此可选择两三种钙片交替吃,每吃完一瓶换另一种。空腹服用钙片,容易刺激胃部,所以要在吃饭的过程中或者吃完饭以后来补钙,吸收率更好。补钙剂的最佳服用时间是饭后1~1.5小时,因为进餐时人体分泌胃酸较多,有利于补钙剂的溶解和吸收。又因为钙吸收率与钙摄入量负相关。当钙的摄入量为200mg/日时吸收率为45%,而当钙的摄入量大于2000mg/日时,吸收率仅为15%。所以补钙剂不应与牛奶同服。如果早晨喝牛奶,补钙剂应选择午餐和/或晚餐后1~1.5小时服用;如果晚上喝牛奶,可选择早餐和/或午餐晚餐后1~1.5小时服用。另外强调一点,三餐中晚餐后补钙效果更好。补钙是基础,但是单纯补钙并不能很好地预防骨质疏松。想要真正达到补钙的目的,还需要维生素D(通过晒太阳、吃维生素D补充剂等,维生素D口服后转化为骨化三醇。如果没有骨化三醇,钙在肠道的吸收率很低。因此,补钙的同时需补充维生素D),(吃坚果、肉类等),维生素K(吃蔬菜、吃玉米、吃黄色的水果等,研究还发现,维生素K2还可促进骨形成,并抑制骨吸收,增加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量。因此,补钙的同时应增加维生素K的摄入。天然维生素K1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及植物油中,维生素K2主要存在于膳食量较少的纳豆与奶酪中),综合补充,才能真正预防骨质疏松。

  3. 最后提醒一点:高钠饮食可以促进尿钙的排出。一般每排泄1000毫克钠就要同时排泄26毫克钙,因而人体排出的钠越多,钙的消耗也越大。利尿药氢氯噻嗪被认为有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主要是因为:氢氯噻嗪属于Na+-Cl-同向转运抑制剂,可引起低钠、低钾、低氯、低镁血症;但氢氯噻嗪能促进远曲小管对Ca2+的重吸收,可增加血钙浓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