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老年糖尿病 常有并发症

2020年12月05日 893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老年糖尿病 常有并发症

原载于《福建卫生报》

——内分泌专家陈耀主任医师谈老年糖尿病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陈耀主任医师针对老年读者所关心的老年糖尿病有何特点的问题作了详细的解答。他说:“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龄大于60 岁的糖尿病患者,包括60岁以前和60岁以后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老年糖尿病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多数起病缓慢,且于诊断时多无症状往往由于常规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血糖或尿糖而发现。部分老年糖尿病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如糖尿病高渗综合征、心脑血管意外以及视力改变等。少数老年糖尿病患者表现为体温低、多汗、神经性恶病质、肌萎缩、认知功能减退等。”

老年糖尿病的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亡率高达15%~20% ,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最严重的急性代谢并发症。

慢性并发症:心、脑血管并发症占老年死亡原因第6位,80%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合并症。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均随年龄增加。老年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视网膜病变和青光眼明显多于年轻患者。

老年糖尿病的治疗特点

老年糖尿病多属2型糖尿病,在选择口服降糖药时,避免首选作用强且作用持续时间长的降糖药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等,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用药时要特别注意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对病程长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已出现对口服降糖药疗效减低或已有明显的合并症者宜尽早改用胰岛素。因老年人对低血糖耐受差,后果严重,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无论是用口服降药,或是用胰岛素均应注意避免低血糖反应。血糖控制标准略宽于一般人,空腹血糖<140mg/dl (7.8mmol/L),负荷后2小时血糖<200mg/dl (11.1mmol/L)即可。同时注意降压和调脂治疗。

谈到老年糖尿病的预防,陈耀主任说:“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40岁以上者.每年应例行血糖检查以早期发现糖尿病,早期治疗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要做好冬季保健

陈耀主任说,糖尿病病友除了要节制饮食、预防感冒和感染、警惕各种并发症外,冬季保健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保暖:寒冷刺激,可使体内儿茶酚胺物质增加,会引起反射性血管收缩,导致相应器官和肢体的缺血,促使血糖、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易诱发中风、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故糖尿病病友应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加衣服。

补充水分:由于冬季气候比较干燥,入体水分易于流失,很多糖尿病病友怕尿多不敢喝水,而有的糖尿病病友(尤其是一些高龄的病友)渴感不明显,也比较少喝水。最好要养成定时适量喝水的习惯,老年人最好在睡前喝一次水。因为心脑血管病变多发生在夜间,睡前补水主要为了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缺血性的发生。

避免使秘:冬季也是容易导致便秘的季节,特别是老年病友,发生便秘时用力排便会使腹内压升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糖尿病病友在冬季除了多补充水分外,还应该多吃富含高纤维的食物,比如竹笋、蔬菜等,避免便秘的发生。

情绪稳定:冬季出门活动少,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而情绪激动能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可促使肝脏中的糖原释放进入血液,而使血糖水平升高,导致病情加重或降低治疗效果。因此糖尿病病友要避免负性情绪影响,保持情绪稳定。

血糖监测:进入冬季,气候寒冷,户外活动明显减少,食欲增加,容易血糖升高,所以要经常监测血糖,及时发现问题并作相应的调整。一般认为,病情较轻者可半个月检测1-2次;病情较重者可3~5天检测1次或每天检测1-2次,并经常与你的医生保得联系。

多晒太阳:糖尿病病友经常并发出现骨质疏松症,而骨质疏松症对于糖尿病病友又是一个巨大的危害,不但引发全身疼痛,不能运动,甚至容易引起骨折,严重影响病友的生活质量。经常晒太阳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一个重要措施。另外阳光是一种电磁波,阳光辐射到入体会造成一系列有助于糖尿病人的生理变化,如红外线“热”的作用,会使毛细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