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急诊故事:可怕的「双硫仑」

2017年05月08日 3158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几年前,急诊值夜班,晚上九点来了一个病人,男性,40多岁,主诉「饮酒后胸闷、心悸1小时」,再一问,喝了1两白酒就开始难受,平时酒量半斤以上。

立刻做了个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查体:BP135/85mmHg,颜面及前胸发红,双肺呼吸音粗,没有干湿性啰音,心率106次/分,无杂音。再一问,昨天输过头孢,不用说:绝对是双硫仑反应!

吸氧、心电监护,苯海拉明肌注,纳洛酮静脉滴注,维C、B6、氯化钾静脉点滴,为了保险起见,抽血查了血常规、肾功6项、血糖、肌钙蛋白。白细胞1万多点,血糖8.23mmol/L,钾、钠、氯、肌酐、CO2CP正常,肌钙蛋白未见异常。一切都再正常不过了!

输液观察了3小时,到12点,心率85次/分,血压120/80mmHg,颜面潮红消退,精神改善,再一问患者:好多了,不心慌了,就是还有点胸闷。我问:有没有缓解70%以上?估计60%~70%的样子吧!他的回答有点勉强。于是,又做了一个心电图,依然正常!

家属中有个医生,说他太娇气,回家睡一觉就好了,众人都附和,晚上12点半就回家了。当时,我也没有太在意。

第二天,早上7点,昨晚的「双硫仑」又来了,家人搀扶着进了抢救室,一问「一晚上胸闷,不舒服,早上6点明显加重」,再做心电图:前壁心梗,别提多后怕了!

心得:

1.一部分急诊病人症状不缓解时,要刨根问底,问个为什么。

2.所学知识要不断深化,不断细化。双硫仑也可以引起心肌缺血、急性心衰、心律失常、抽搐等情况,严重者甚至死亡。切不可掉以轻心!

3.不要人云亦云,一定要有主见,需要观察不要嫌麻烦!

双硫仑样反应知识点总结

1.概述:

何为双硫仑?亦称戒酒硫、双硫醒,是戒酒硫类药物的通名。是一种治疗慢性乙醇中毒和乙醇中毒性精神病的药物,作为一种戒酒药物已在很多国家使用。

应用本药后饮酒会出现恶心、呕吐、恐惧等严重反应.而使酗酒者惧怕饮酒,从而起到戒酒作用。

双硫仑样反应是指用某些药物前后若饮酒或接触含酒精物质,会发生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头晕、恶心、呕吐、口干、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出现急性心衰、急性心梗、急性肝损伤,甚至惊厥及死亡等,查体时可有血压下降、心率加速及心电图部分改变等。

2.临床表现:

(1)循环系统: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性疼痛、面色皮肤潮红、结膜充血、出汗、心悸、心动过速,重者血压下降、出冷汗、脉搏细弱或心电图出现S-T段缺血改变。

(2)呼吸系统:胸闷、呼吸困难。

(3)神经系统:头痛,头晕、意识障碍,视力模糊,精神错乱,癫样发作,昏迷,大小便失禁。

(4)消化系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

3.发病机理:

酒精进入体内后,首先在肝细胞内经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乙醛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酸和乙醛酶A,乙酸进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由于某些化学结构中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抑制了肝细胞线粒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醛产生后不能进一步氧化代谢,从而导致体内乙醛聚集,出现双硫仑样反应。

体内乙醛浓度升高时,可与体内一些蛋白质、磷脂、核酸等呈共价键结合,破坏这些物质失活,从而引起机体的多种不适。
乙醛蓄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舒张期缩短,导致灌流量减少。引起心前区疼痛伴心电图ST-T改变。

4.引起双硫仑反应的常见药物:

(1)抗菌药物:

头孢菌素类。
硝基咪唑类:甲硝唑、甲硝唑磷酸二钠、替硝唑、奥硝唑、塞克硝唑等。
其他:呋喃唑酮、呋喃妥因、氯霉素、酮康唑、灰黄霉素、琥乙红霉素、复方磺胺甲悪唑、异烟肼等。
(2)降血糖药物:氯磺丙脲、甲磺丁脲、苯乙双胍、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妥拉磺脲、醋酸己脲、胰岛素等。

(3)其他药物:华法林、三氟拉嗪、妥拉苏林、水合氯醛等。

双硫仑反应处理:

1.立即停止饮酒,催吐。保持呼吸道通畅。

2.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心电图变化。

3.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注射纳络酮0.4~0.8mg后静脉滴注,抗组胺药物苯海拉明10mg肌肉注射可改善症状,可给予短效糖皮质激素(如甲强龙)加入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也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根据病情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