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T管是什么?谈谈胆道术后T管的管理

2020年04月16日 1465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疫情期间,很多患者不能来医院复查,会在网上咨询病情。这其中有不少是做胆管手术的患者,问出院时身上带的T管怎么办?这是一类共性的问题,在肝胆外科经常碰到,因此今天我们就聊一聊T管及其注意事项。
1、什么是T管?
T管,顾名思义就是形状像字母“T”的一样的管子,它是在胆管手术中,当胆总管被切开后再缝合时需要放到胆总管里面的一条管子。T管一般有长、短两个臂,一个臂通向肝总管,一个臂通向胆总管,构成了字母“T”的那一横。字母“T”的那一竖是将胆汁直接引流出腹腔外,外接引流袋。
这样胆汁既可以通过T管的一“横”流到肠道,也可以通过T管的一竖流出体外。

2、T管有什么用?
T管主要有以下功能:
l  引流胆汁,防止胆漏:T管的持续引流具有减压作用,防止胆汁外漏,避免引起胆汁性腹膜炎。
l  支撑胆道,防止狭窄:胆总管切开后如果直接缝合的话,容易造成胆总管狭窄,置入T管后可以支撑胆道,防止狭窄,尤其对于一些比较细的胆管。
l  观察窗口,操作通路:T管里面引流的胆汁形态可以作为观察肝功能恢复的一个窗口,同时有很多胆总管探查的手术病因是胆管结石,留置T管可以形成一个通道,如果胆管里面还有残余结石的话,可以通过这个通道采取进一步的取石操作。

3、带T管时应该注意什么?
l  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护好,不能过度牵拉!尤其在T管放置的早期(2周内),腹腔内的窦道还没有形成,如果过度牵拉导致T管脱出,会造成胆汁泄漏到腹腔,可能引起严重的腹痛、出血或感染。
l  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弯曲打折。如果出现弯曲打折,会造成胆汁引流不畅,继而有可能引起胆道梗阻、胆漏或胆道感染。
l  定期换药护理,防止感染。对T管周围的伤口,应该定期消毒换药,防止继发感染。同时T管所接的引流袋,也应该定期更换,在更换过程中,应该注意无菌原则,防止逆行感染。
l  注意引流胆汁的性状和量,做好精确记录和随访。正常的胆汁应该是金黄色的,在疾病状态下胆汁可呈现成不同的颜色,例如墨绿色、稀水样,甚至白胆汁,里面可能会混杂着血块或泥沙的絮状物,所以应该仔细观察胆汁的颜色变化,做好记录,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告知主管医生。
同时胆汁的引流量也是要密切关注,正常人肝脏大概每天会分泌800~1200毫升胆汁,通过T管引流出来的胆汁一般在200-400毫升左右。胆汁引流量过多,会造成严重的水电解质失衡,严重导致肾功能不全。因此在带T管期间,应该定期抽血复查电解质和肝肾功能。

4、T管一般什么时候拔?
T管至少要两周后才能拔,因为两周后人的腹腔内才有可能在T管周围形成窦道,这样才不会导致拔管后胆汁直接泄漏到腹腔,引起胆汁性腹膜炎。
对于营养状况差、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如肝移植患者)、腹腔镜手术、胆道损伤等患者,拔管的时间要适当延长,一般在1个月到3个月不等。
在拔除T管前一般要干两件事:
①做T管造影(图2)。就是经T管注入造影剂,确认胆道无狭窄、无胆漏、无残余结石后再拔除T管。做完T管造影后也不是马上拔除T管,一般会继续保持T管引流24~48小时,将造影剂完全排出后再予拔除,避免由造影剂引起的胆道逆行感染。
②夹闭T管。T管造影没问题后,可将T管间断夹闭,可以先将引流袋逐步挂高以减少胆汁向体外的引流,随后每天间断夹闭T管2-3小时,最终过渡到完全夹闭T管(夹闭T管后,胆汁会直接经T管的横臂直接流入肠道)。在夹闭过程中应该注意有无腹痛、腹胀、发热等情况的发生,如果出现,应及时打开T管。
对于那些需要长期留置T管的患者,可将引流袋去除后把T管盘起固定在腹壁上,这样不会妨碍洗澡等日常活动。

在临床中,其实长得像字母“T”样的管子还有很多,不光应用在胆管手术中,其他还有如气管切开插管、血管支架插管、胃肠道插管等等,管子的英文单词tube也是以字母T打头的,看来字母“T”和管子在医学世界里似乎有不解之缘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