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祝福父亲八十大寿,崔家四代欢聚新乡

2021年03月09日 783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与修复重建外科崔正军

 

祝福父亲八十大寿,崔家四代欢聚新乡

   上周一老父亲八十大寿,在孩子们的多次动员下,父亲终于同意我们第一次为他庆寿。以前不过寿的原因很简单,一是目前生活很安逸,过寿给孩子们麻烦二是一旦过寿,以后每年都得过寿,否则迷信说法是不好。除了千里之外的三代有要事不能参加,省内的所有四代家族成员悉数到齐,祝寿简朴又快乐,温暖二老心。大寿过去一周了,多次想写点感恩之语。漫长岁月,却不知从何谈起,欲言又止,欲止又不甘,因为读过书的人不抖搂出些肚里的墨水,内心不爽。况且经常对日常生活和工作见闻胡诌乱语,一旦到了正事就三缄其口,不符合我的自由风格。今天终于抽出一点闲暇,自然流露儿子对父亲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父亲自幼从开封尉氏县随爷爷迁居到新乡市。爷爷解放前做过金银首饰的加工和买卖,也是勤劳脱贫,所以家里成分不是很好,至少不是贫农出身,与资本家和恶霸地主也没有深仇大恨。爷爷和父亲生活和工作在城市里,没有土地们,也不会种田。但他们在新乡置的有家业,全家人有房子住。后来孩子们逐渐长大,而厂里的家属房又太小,经过沟通,厂里给父亲一定的补助,父亲自己找地方盖房,所以家里的住房面积稍微大一些。虽然父母上班工作,但工资很低,家里还有五个孩子,生活还是很艰辛的,做饭时一个孩子一把米一个萝卜就把孩子带大了,当然父亲每月发工资时也会大大的改善一下生活。父亲那时身体倍棒,下班后,或者休息日经常和工友一起去扑鱼,母亲亲自掌勺给我们煎鱼和炖鱼汤,父母给了我们很多快乐,五个孩子中没有一个身心不健康和躯体营养不良的。

父亲从小跟着爷爷做小买卖,读书不多,但骨子里充满了对读书的向往和读书人的尊敬。经常用小孩能接受的话语教育我们要认真读书,绝对不会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那样生硬的措辞。我也很为父亲争气,大半个环城南街的街民都知道崔师傅家的老三读书顶呱呱的。1983年高考结束,我报考了上海同济大学,目的就是毕业后去德国。因为家穷,父亲劝我又报考了广州第一军医大学,说当工程师是铁饭碗,当军医端的是金饭碗啊!遵从父命,走了从军学医之路,直到现在,成了一名能给患者治病的有社会价值的人。有时候站在高楼大厦上,看着川流不息的人流和车辆,不禁感慨,世上有这么多路,路上又有这么多十字路口,每过一段路程都要面临诸多选择,关键的路口就那么几个,向左拐?向右转?直行?如何选择很重要。我能走到这一步,真要感谢父亲当年的英明之举啊!出国了,三等公民;工程师,早就下岗了。当然也可能有其它好的结局:当个大大的官,成为富商,几率微乎其微,白日做梦。

父母教子有方,不是生搬硬套和授之以鱼,而是循循善诱和授之以渔。孩子们工作后都能经济自理,独立门户,不但不再花二老的钱,而且经常给他们补贴,虽然他们根本不需要孩子们的金钱。和当今的“啃老族”形成鲜明地对比。

父亲勤劳一辈子,又心灵手巧,在单位当过劳模和先进生产者,是车间主任,管的是工人和机器。万一生产了废品,扔掉就行了。如果把医院比作工厂,车间主任就相当于医院的科室主任,和我一样。但我管的是病人,万一制造了废品,出现了严重并发症,可不是扔掉那么简单,医闹立即登场。所以从工作压力比较,父亲比我幸福,压力小。经常有工友和徒弟来家里看望父亲,一聊就是很长时间。其感情和交往方式和现在人的方式不一样,现在多数人都住楼房,互相串门的人很少,而且师徒之间的感情和感恩也逐渐变淡了。

父亲在家里会做所有的家具,会修理电器,甚至会房屋装修,家里的旧房子,墙壁陈旧,但父亲贴个画,挂个地图,等等,顿时四壁生辉,充满温馨真怀念童年时父亲亲手给我们盖的温馨的陋室。

文革中有保皇派和造反派,有时候也发生激烈的冲突。我记得新乡市市长潘布高就是这个厂的造反派,下台后两派势力在工厂门口大闹,发生冲突。父亲扬长而去,不太关心此事。周围的很多人都当了造上环境

反派,父亲不热衷这事,但也不惹是生非,所有父亲一辈子没有大富大贵过,也没有蹲过牛棚、挨过批斗(级别不够)。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是进步了呢?还是退步了呢?父亲没有退休时,厂里经常发电影票、洗澡票,父亲舍不得用大部分都让孩子们用了。更重要是的我们五个姊妹万一有个疾病,厂里能给报销一半的医疗费用。等到我工作了,当了医生,父亲从来没占过我的便宜,我也没有本事让我工作的医院给父亲报销任何费用。近几年郑大一附院给职工的父母免费体检深受好评。

我记忆很深的一件事是寒冬腊月,我到厂里去洗澡,门岗问我是谁的孩子?我如实告知,就让我进去了,还给我说说父亲的具体工作岗位。工厂从来不缺煤,澡堂的水温很好,也很干净,洗澡的人不多,硬件很差,但很幽静,感觉就像现在的VIP澡堂。洗完澡后去车间找到父亲坐会,那时候的机器操作都是半自动化,父亲坐在一间小屋里,定期暗暗旋钮,推推电闸,旁边有一个煤炉,父亲帮我烤了几个红薯,我俩边吃边聊天,感觉真好,因为比家里气温高多了。一到家里,不坐在火炉旁,就冻的打哆嗦。

父亲是普通的,没有丰功伟绩。父亲是伟大的,伟大之处在于把五个孩子抚养成人。

到了年龄,父亲如期退休。和全国一样,曾经很好的国有企业慢慢就不行了,再说父亲掌握的技术可能过时了,不可能返聘。只有在家安度退休生活。东转转,西悠悠,在家看看电视和书籍。父亲对政治时事特别感兴趣,每次回到家里,中国或者世界那个地儿发生个稀罕事,或者琐碎事,父亲都饶有兴致地给我讲讲,也不管我是否我感兴趣。有时候也陪母亲去听戏,到基督教堂做礼拜。

普通的日子一天天过去,人生像一部汽车,跑着跑着机器零件就老化了。虽然作为医生的我和嫂子经常带父亲到4S店(医院)给他保养,但是年龄不饶人啊。2013年底,父亲的心脏出了毛病,一家人希望我来找个好地方来修父亲的发动机。多方咨询证实,发动机的油路坏了,要做三根心脏搭桥,这可不是小手术啊!风险大大的。对还没有病入膏肓的病人,医疗技术就是命,父亲的命该交给谁呢?北京?上海?父亲年轻时在上海学习过,对大上海印象很好,认为上海就是现代科技(包括医疗技术)的代名词。又托我院心外科徐教授和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郇教授的牵线,终于找到了上海最有名的心外科专家瑞金医院心外科赵强大牌教授为我父亲亲自主刀,终于把我父亲的发动机修好了,现在父亲的心脏又得到了良好的灌溉,回到了若干年前的正常状态。深感父亲有福气,也感到老人有病一定要及时看,更感觉到中国的优秀医疗资源太少了,勇于承担大风险的杰出医生越来越少。老百姓就像山上的草,风吹日晒、雨淋、雪冻,最后自生自灭。如果呵护和梳理一下,日子会长些。我的学医之路是父亲引导的,第三代看我干得不赖,有三人是在读的医学生,19人的家族中有两名医生和三名未来的医生。近水楼台先得月,医生的家属看病会方便些。

这次祝寿,父母都很开心。相聚之后子女个个离去,父母又回到他们的住处。我又离家南下郑州,喜忧参半。喜的是父母身体尚好,生活基本自理。尤的是老年人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孩子愿意接老人来住,一个巴掌拍不响,二老就是不愿离家,喜欢空巢家庭,没办法啊!只有祝愿二老多锻锻炼身体,快乐的度过晚年。同时我也要特别祝愿与父亲相伴一生相濡以沫的母亲身体健康。再过两年,也要给母亲过八十大寿。

回郑州的路上,我想啊,父母比我幸福啊!父母衣食住无忧,国家的事不用操心,孩子的事也不需要二老操心,只有一个目标,把身体搞好,也没有其他欲望和追求了,真正的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过一天少两晌了。还有五个孩子经常来看他们,享受了天伦之乐。我们这一代人是很矛盾的,当时我们受的教育是孔孟之道,百善孝为先,要敬老爱幼。同时我们也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孩子十八岁后独立了,要自食其力;而老人也很少依赖孩子来养老。大多数孩子也不会给老人养老。五个孩子的父母,最后还是空巢家庭,如今一个独生子女,老了肯定也是空巢家庭。以后我老了,真是个麻烦事,谁来看我和养我呢?政府说,独生子女不用愁,老了病了政府养。现在又说病了老了,别给政府添麻烦。以后我老了,该靠谁呢?I don’t know.

哎,一边是父母需要得到照顾,另一边是众多病人需要我去治疗,忠孝不能两全。革命工作需要,我只有离开了,一声叹气,继续南下,人走了,但我的心永远留在了父母身边,我永远是他们的好儿子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