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面肌痉挛对患者的影响有哪些?该如何治疗?

2023年11月15日 20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偏侧面肌痉挛,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发作性、节律性的不自主抽动。抽动一般先从一侧眼睑开始,后逐渐加重扩展至面部、口角,严重者可累及同侧颈部。该病发病率为1/10万,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多于男性。

  血管压迫面神经的原因目前尚不明了。目前已知可能的危险因素有:高龄、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后颅窝容积小、遗传等。在极少数情况下,面肌痉挛可继发于颅内肿瘤、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干病变及骨性病变等,其机率远低于1%。

  大部分面肌痉挛患者由于发病时没有疼痛感觉,只是感觉不好看等问题,认为是无伤大雅的小事,因此,一般患者在确诊后不愿接受治疗,或者采用其他针灸、理疗等非针对性治疗,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王景博士介绍,面肌痉挛不只是影响到面部美观,更重要的是长期的抽搐对于其心理及视力功能障碍会存在影响。

  据统计数据显示,每年由于面肌痉挛后遗症超过45%的患者,面肌痉挛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治疗面肌痉挛,在医院的选择应该更多的考虑。

  面肌痉挛的危害很大:

  1、抽搐:表现为不规律、快速、阵发性的抽搐。起病初期抽搐较轻,持续时间较短,仅仅几秒钟,以后逐渐持续数分钟或更长,但间歇时间会慢慢缩短,抽搐会频繁加重

  2、强直性:会导致面肌痉挛患者的情绪紧张、无法说话、疲劳、同侧眼不能睁开、口角向同侧歪斜、安静时减轻,睡眠时消失,情绪激动时加重。少数患者在抽搐时可有轻度的面部疼痛,个别患者可伴有耳鸣、同侧头痛。

  3、神经系统检查:没有阳性体征,除了面部肌肉阵发性的抽搐外。少数患者在晚期可伴有患侧轻度的面部肌肉瘫痪。极少数面肌痉挛患者常常是两侧先后发病,面肌痉挛的主要症状多表现为一侧抽搐停止后,另一侧再发作,并且一侧比另一侧重。

  4、性别症状:原发性面肌痉挛女性发病比较多见,大部分患者在中年之后发病,主要表现为一侧的眼轮匝肌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之后会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的扩展到一侧面部的其他面肌,是面肌痉挛患者病情初期的症状表现。

  目前,临床中,对于面肌痉挛的治疗有三种方法:第一种药物治疗,卡马西平,奥卡西平之类的抗癫痫药物和甲钴胺,谷维素之类的B族维生素,但治疗疗效比较有限,控制症状的效果会比较差;第二种针灸或肉毒素,针灸就是直接在脸上操作,对面部神经进行扎针,扎到神经上,对神经轻度的破坏,形成轻度面瘫;肉毒素(美容针):类似封闭的效果,面神经封闭,自然就不抽不跳了,但它们的控制时间比较短,两三个月不超过半年;第三种手术,显微血管减压术,就是在耳后开颅,把责任血管和相应的面神经之间置入神经垫棉隔开,是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术后有效率98%以上,在神经内镜下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更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全方位观察神经与血管关系;抵近观察,不遗留责任血管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优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