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MRI、多模态影像融合及生理监测在MVD术中的意义

2020年03月23日 795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目前的MRI影像学检查可以很好地显示三叉神经和周围的血管情况,并可以进行后处理重建,多方位、多角度观察神经血管的关系,对原发TN的诊断及术前评估起到了关键作用。

  CT和MRI有助于明确引起继发性的颅内占位病变的性质;MRI的颅神经显像有助于明确神经血管压迫病因,可以清晰的找到责任血管与神经是否产生骑跨现象,判断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原因,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条件。

  MR具有高度的空间分辨率,能清晰显示VA,AICA、PICA等血管以及面神经与三叉神经的REZ段。MR在诊断HFS或TN患者是否存在血管压迫或接触面神经和三叉神经方面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MR在HFS和TN的术前评估中是一项有效的筛选方法。

  颅神经现象多模态影像融合与3D打印技术:3D-TOF及3D-FIEST序列标配融合,重建神经、血管及周边脑组织的解剖模型。)

  核磁增强扫面:增加静脉压迫神经的显示率更好地显示细小的血管分支

  多模态影像融合与3D打印技术的优势

  1、利用多模态影像数据配准融合和三维重建的方法构血管神经结构,可以直观地显示血管同神经及脑干的关系。常见的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以及椎基底动脉。

  2、多模态技术可以让术者更直观的、准确的对有无神经血管压迫及责任血管压迫部位及特点做出判断,对手术策略制定及术中寻找责任血管提供重要信息,从而减少术中寻找责任血管的手术操作时间,降低并发症。

  3、同时打印3D模型,可用于模拟手术操作。

  术中电生理监测的意义

  而术中电生理监测就像一个身份认证系统,手术中在对可疑的“责任”血管进行减压操作时,监测系统实时观察面肌痉挛患者异常波的情况,一旦“责任”血管找到了,监测系统就会立即发现,这样很容易找到血管,并充分进行减压。而且减少了过度寻找血管的过程,极大的减少了对相关神经的骚扰,也就减少了像听力损失、面瘫等常见并发症的发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