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认识周围神经病变的奥秘,远离疼痛的困扰!

2018年07月31日 766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周围神经由神经节、神经丛、神经干、神经末梢组成,分为脑神经、脊神经、内脏神经。周围神经多为混合性神经,含有感觉纤维、运动纤维及自主神经纤维。

金华市中医院针推康复科江振家

周围神经病损一般可分为周围神经损伤和神经病两大类。周围神经损伤是由于周围神经丛、神经干或其分支受外力作用而发生的损伤,如挤压伤、牵拉伤、挫伤、切割伤、火器伤、医源性损伤等,主要病理变化是损伤远端神经纤维发生瓦勒变性;神经病是指周围神经的某些部位由于炎症、重度缺血、营养缺乏、代谢障碍等引起的病变,旧称神经炎,轴突变性时期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与瓦勒变性基本相似。

周围神经病变由感觉丧失,肌肉无力与萎缩,腱反射的减退以及血管运动症状单独地或以任何组合方式形成的综合征。临床表现: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

疾病可单独影响一支神经单一周围神经病变或不同区域内的支或多支神经多发的单一周围神经病变或同时影响许多支神经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主要受到损害的可能是轴索例如见于糖尿病、莱姆病、尿毒症或各种中毒,或髓鞘或施万细胞例如见于急性或慢性炎症性多发性神经病变,脑白质营养不良症或吉兰-巴雷综合征小的无髓鞘或有髓鞘纤维受到损害时主要引起温度觉和痛觉丧失;大的有髓鞘纤维受到损害时则造成运动或本体觉的障碍有些神经病变例如铅中毒氨苯砜中毒蜱传播病,卟啉病,吉兰-巴雷综合征主要累及运动纤维;另一些例如癌肿引起的后根神经炎麻风艾滋病糖尿病或慢性维生素中毒则主要影响后根神经节或感觉纤维产生感觉症状偶尔颅神经也可一起被累及例如吉兰-巴雷综合征莱姆病,糖尿病,白喉。掌握周围神经受损的具体方式能帮助临床医生判断其病因

一、病因学

单一神经局限的损害最常见的原因是外伤.剧烈的肌肉活动或关节用力的过度牵伸可引起局灶性神经病变,反复的小的损伤(例如,经常紧握一些小的工具,或空气锤过度的振动冲击)同样也能产生局灶性神经病变压迫性或卡陷(entrapment)性瘫痪。通常影响浅表的神经(如尺神经,桡神经,腓骨神经),发生在骨质隆突处(例如,在瘦弱或恶液质的人以及往往在酗酒者熟睡时或在麻醉过程中),或发生在狭窄的管道内(例如腕管综合征).压迫性瘫痪也可以由肿瘤,骨质增生,石膏固定,拐杖或长时间处于拘谨的姿势中(例如从事园艺劳动)等等因素所引起.神经内出血,受寒或受放射线照射都能引起神经病变.直接的肿瘤侵犯也可产生单一周围神经病变.

多发的单一神经病变通常都是继发于胶原-血管性疾病(例如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肉样瘤病,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淀粉样蛋白变性病),或感染性疾病(如莱姆病,艾滋病).微生物可直接侵入神经引起多发的单一神经病变(如麻风).

急性发热性疾病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病变可能是由毒素所造成(例如白喉),或由自体免疫反应引起(例如吉兰-巴雷综合征);有时候发生在免疫接种后的多发性神经病变也可能是自体免疫性的。

有毒物质一般引起多发性神经病变,但有时也可引起单一神经病变.它们包括吐根碱,环己巴比妥,巴比妥,三氯叔丁醇(chlorobutanol),磺胺类,苯妥英钠,呋喃妥因,长春碱类,重金属类,一氧化碳,磷酸三邻甲苯酯,磷二硝基酚,许多溶剂,其他工业有毒物质以及某些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如扎西他宾,地达诺新)。

二、病理变化

华勒变性、轴突变性、神经元变性、节段性脱髓鞘。

华勒变性

指神经纤维受各种外伤断裂后,远端神经纤维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断端远侧的轴突由于得不到胞体的营养支持,只能生存几天,以后很快发生变性、解体。残骸由施万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清除。断端近侧的轴突和髓鞘可有同样变化,但仅破坏l2个郎飞结即停止。

轴突变性

中毒或营养障碍,轴索变性和继发性脱髓鞘均自远端向近端发展(dying back

神经元变性

神经元细胞体变性坏死继发的轴突及髓鞘破坏,称神经元病(neuronopathy)。

节段性脱髓鞘

髓鞘破坏而轴突保持相对完整。病理表现周围神经近端和远端不规则的长短不等的节段性脱髓鞘,Schwann细胞增殖和吞噬髓鞘碎片。

三、并发症

营养缺乏与代谢性疾病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变.B族维生素缺乏是常见的病因(例如见于酒精中毒脚气病,恶性贫血,异烟肼引起的维生素B6缺乏,吸收不良综合征以及妊娠呕吐).多发性神经病变也可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卟啉病,肉样瘤病,淀粉样变性与尿毒症.糖尿病可以引起感觉运动性远端型多发性神经病变(最为常见),多发的单一神经病变以及局灶性单一神经病变(例如累及动眼神经或外展神经).

恶性肿瘤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病变可能是继发于单克隆γ球蛋白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或淀粉样蛋白侵入神经,或营养缺乏,或是作为副癌综合征的表现

四、临床表现

临床上周围神经病变,最常累及的有股神经、坐骨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等。早期症状以感觉障碍为主,但电生理检查往往呈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均有累及。临床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下肢症状较上肢多见。感觉异常有麻木、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感觉,往往从远端脚趾上行可达膝上,患者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感觉障碍严重的病例可出现下肢关节病及溃疡。痛呈刺痛、灼痛、钻凿痛,似乎在骨髓深部作痛,有时剧疼如截肢痛呈昼轻夜重。有时有触觉过敏,甚则不忍棉被之压,须把被子支撑起来。当运动神经累及时,肌力常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晚期有营养不良性肌萎缩。周围神经病变可双侧,可单侧,可对称,可不对称,但以双侧对称性者多见。

周围神经病变在体征方面有:①跟腱反射、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②震动觉减弱或消失;③位置觉减弱或消失,尤以深感觉减退为明显。

周围神经受到某周围组织的压迫,而引起疼痛、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及电生理学改变,病变的致伤因素为神经缺血和机械性损害。急性短期的压迫可使神经缺血,受压轴索轴浆流受阻,缺氧,水肿。压迫严重持久可使神经纤维发生脱髓鞘变化,甚至远端轴索崩解,髓鞘发生Waller变性。肢体活动时,处于狭窄通道内神经纤维在机械刺激下发生慢性损伤性炎症,并加重水肿-缺血的恶性循环。

以推拿为主,融合正骨、针灸、微创等手段的综合疗法,在调整脊柱平衡、松解神经卡压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早诊断、早治疗对于神经的康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