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肌萎缩侧束硬化症

2019年01月14日 497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肌萎缩侧束硬化症是最常见的一种运动神经元病,选择性损害脊髓前角和脑干运动神经核,多数患者约1-2年后因呼吸麻痹或合并肺部感染而死亡,预后非常差。西医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缓解疾病的进程,仅能采取一些对症和支持措施。中医认为本病属于痿躄的范畴,常见的证型有肺热津伤、湿热侵淫、脾胃亏虚、肝肾亏损、心肾两虚型,多采用内服中药的方法辨证论治。但就有限的文献报道而言,中药疗效仍然不甚理想。笔者采用内服中药、辅以药膳、配合针灸和贴耳穴综合疗法治疗本病,取得显效。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中医肿瘤科谢利

刘x x,女,48岁,因“四肢无力伴肌肉萎缩、言语不清半年多”于2008年10月前来就诊。患者既往体健,于半年多前(2008年2月)无明显诱因开始缓慢发生右手肌肉无力,逐渐向双手及手臂及双下肢发展,站立不稳,需要旁人搀扶,逐渐发展到四肢远端肌肉萎缩,说话费力,发音不清。于2008年4月在本地医院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束硬化症。经予维生素类药、改善脑组织代谢等药治疗后,效果不佳,后又在某中医医院采用服中药、针灸、小针刀等治疗,效果仍不佳,病情进行性发展,遂于2003年8月求治于刁本恕主任。初诊时症见:四肢痿软无力,需家属搀扶方能缓慢行走、说话费力、发音不清、头昏、失眠多梦、时感喉中有痰难以咯出、神疲懒言、急躁易怒时而抑郁易哭、口渴不欲饮、面色痿黄无华、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细。证属痰热内蕴、肝肾精亏。治疗采用驱邪扶正的方法,先驱湿涤痰,兼以益气养精。首剂方用:茵陈30g 广香3g 半夏10陈皮3g 竹茹12g竹黄15g天麻15g钩藤30g石决明30g太子参30g丹参30g枣仁30g麦冬10g五味子10g红参须30g。针刺:百会、四神聪、风池、风府、大椎、曲池、列缺、合谷;麝艾灸:肺兪、膈兪、至阳、膏肓、涌泉。4剂后患者感头昏及失眠减轻,但咽部仍痰粘难咯,难受异常,四肢痿软,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细。此气精稍复又感外邪, 治疗上予利咽宣肺,加大清热豁痰力度。方用:射干10g玄胡15g麻绒10g桔梗10g橘络15g旋覆花15g百部15g冬花15g银花30g梅花10g大海30g苏子30g白芥子30g莱菔子30g远志10g菖蒲3g。针刺:百会、风池、风府、大椎、列缺、合谷、阴陵泉、丰隆;麝艾灸:天突、肺兪、膈兪、至阳、膏肓、涌泉。4剂后,患者述咽喉清爽,已无头昏,失眠,仍感觉四肢痿软,说话费力,舌质红苔黄微腻,脉弦细。辨证肝肾精亏。治疗补益精气、疏风利窍兼清里热。黄连3g 焦栀3g 远志3g 菖蒲3g 益智仁30g 天麻15g 钩藤30g 龟板10g 鳖甲10g 酸枣仁30g 丹参30g 羌活3 g 白芷3g 川芎3g 藁本3g 细辛3g  药膳:远志3g 菖蒲 3g天麻 15g一朵云30g 酸枣仁30g 蒸猪脑花1付,去渣,每日2次,喝汤。针刺:百会、四神聪、神门、安眠、列缺、合谷;麝艾灸:至阳、膏肓、足三里、三阴交、涌泉;耳针:脑点、神门、肝、肾。连续服用6剂后,患者感四肢明显有力,行走平稳,甚至随意倒退行走,说话轻松,发音清晰,心情愉快,与3月前相比判若两人。以后在前方基础上随症加减,配合针灸和药膳治疗,患者至今病情平稳,未再复发。

体会: 本病属神经内科重症,预后差。西医无特效药,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取得显效,虽属个案,但对于这类疑难病而言,仍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我的体会是对于疑难病,在辩证准确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多种有效治疗措施方可增加疗效,这正是中医内外合治的优势。

1辨证准确、治则明确、选药精当:本例患者为中老年女性,阴气自半 ;久居湿地,湿热内生,郁久成毒,耗伤肝肾之阴;性情急躁易怒,致肝失疏泄、气机不畅、郁而化火,一方面灼津为痰,一方面秏伤阴精;多种原因叠加而加速了肝肾阴精的秏竭。辨证属于痰热内蕴、肝肾精亏。此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当扶正祛邪,但补益精气的药物大都滋腻碍邪,故当先治标驱除痰热后扶正补益精气。选药上,谨慎斟酌。自古以来很多医者盲从“风痿混同”之痹,采用虫药。本例患者自始至终未用虫药,因虫药多有息风止痉的药效,于痿躄病机不符。紧密围绕病机选药而不盲从时痹也是本例患者取得良效的关键。

2药膳的巧妙使用:药膳疗效确切、方便实用,易于长期坚持。本病中采用了远志、菖蒲、天麻、一朵云、酸枣仁等的药物蒸猪脑花,以血肉有情之品填补真精,诸药共用起到了养神醒脑、涤痰开窍的效果。

3针法和灸法协调配合。本例患者采用了以针刺泻百会、四神聪,麝艾灸温涌泉为主的针灸方法,堪称“泻南补北”的又一灵活应用,与中药、药膳配合共同起到了驱除痰热、补益精气、养神醒脑、疏通经络、调畅气血、使肌肉筋骨荣润,肢体活动自如的作用。笔者认为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肌萎缩侧束硬化症不失为一种很有前途,值得进一步探索的好方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