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带状疱疹中医治疗

2018年07月31日 1235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皮肤病。以簇集性小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伴神经痛为临床特征。多发于春秋季节,常突然发病,据报道美国1972年的年发病率为97.7/10万。多见于成年人,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愈后极少复发。带状疱疹的发生是由于在诱因,如感冒、恶性肿瘤放射治疗、药物以及过劳等作用下,引起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潜伏在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被激发而活化,导致神经结节的炎症、坏死,病毒沿感觉神经通路到达皮肤,故产生神经痛和皮肤节段性水疱。

本病相当于中医病名国家标准的“蛇串疮” 、“蛇丹”、“缠腰火丹”,也属于“火带疮”、“蜘蛛疮”等病的范畴。中医认为本病为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肝经火毒,外溢皮肤而发;或脾失健运,湿热内生;或感染毒邪,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成;年老体弱者,常因血虚肝旺,湿热毒盛,气血凝滞,以致疼痛剧烈,病程迁延。其病位在肌肤,与肝、脾有关;其病性以火、湿、热实证为主,部分夹有气虚、阴虚之证。

【辨证用方】

带状疱疹的辨证,重在辨别热毒、湿热与血瘀证,以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多为热毒证;以皮损颜色较淡或晦暗,疱壁松弛,易破,糜烂渗液,疼痛较轻,多为湿热证;以皮损暗红,或血疱,或皮损消退后疼痛不消,多为血瘀证。其治疗根据热毒、湿热、血瘀证的不同,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由于本病多伴有气机阻滞,故应在辨证用药时适当加以活血通络的药物。由于发病与年老体弱有关,故在祛邪的同时应适当加以扶正。

1.肝经热毒证

主症: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厚,脉弦滑数。

治法:清肝火,解热毒。

(1)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

[组成与用法]龙胆草(酒炒)6g,栀子(酒炒)9g,泽泻9g,木通6g,当归(酒炒)3g,生地黄(酒炒)6g,柴胡6g,生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内服。

[功能主治]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加减应用]若肝胆实火较盛者,可去木通、车前子,加黄连以助泄火之力;若湿盛热轻者,可去黄芩、生地,加滑石、薏苡仁以增利湿之功;若大便秘结者,可加大黄、芒硝以泻火解毒;若疼痛明显者,可加玄胡索、丹参、赤芍以行气活血止痛。

[临床报道]李志胜用此方加板蓝根,另发于额面者,加牛蒡子、野菊花;发于腹部、下肢者,加苍术、黄柏。上药煎汁内服,每日1剂,剩下药渣敷于患处。结果治疗36例,均获痊愈。其中用药3剂痊愈者10例, 4~5剂痊愈者18例, 6~10剂痊愈者8例,治愈率为100%。(中华中西医杂志,2003,5)

(2)泻青丸(《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与用法]当归(去芦头,切,焙)、龙胆草(焙)、川芎、山栀子仁、川大黄(湿纸裹,煨)、羌活、防风(去芦头,切,焙)各等分。每日1剂,水煎内服。

[功能主治]清肝泻火。

[加减应用]心火盛者,去龙胆草,加黄连清心火;疱液较多者,加土茯苓、薏苡仁清热利湿;水疱基底潮红者,加重板蓝根、蛇舌草清热解毒。

[临床报道]杨景山用此方加减,药用当归、川芎、羌活、防风各9g,龙胆草、栀子、重楼各15g,土茯苓30g,大黄、甘草各6g,治疗心肝火盛带状疱疹,取得满意疗效。(光明中医杂志,1994,6)

2.脾胃湿热证

主症:水疱较大,疱壁较松弛,灼热,刺痛,水疱破溃渗液较多,伴有口干,纳差,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

(1)清热利湿方(朱仁康教授经验方)

[组成与用法]生地30g,黄芩10g,茯苓10g,泽泻10g,车前子10g(包),木通5g,六一散10g(包)。每日1剂,水煎内服。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营解毒。

[加减应用]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后下)通腑泻热;起血疱者,加赤芍、牡丹皮凉血清热;发于面部者,加菊花散风清热;发于眼部,加草决明清肝明目。

[临床应用]王志远以此方治疗带状疱疹,一般以1周为1疗程,观察治疗80例患者中,经过1个疗程治愈者(皮疹和刺痛消失)66例,经过第2个疗程的治疗其余14例患者也全部治愈。(吉林中医药,2001,3)

(2)萆薢渗湿汤(《疡科心得集》)

[组成与用法]萆薢、薏苡仁、黄柏、赤苓、牡丹皮、泽泻、滑石、通草。每日1剂,水煎内服。

[功能主治]清热渗湿,凉血活血。

[加减应用]湿重于热者,加茵陈、青蒿、土茯苓利湿清热;热重于湿者,加公英、石膏、银花、板蓝根清热解毒;疼痛明显者,加泽兰、佩兰、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

3.气滞血瘀证

主症: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舌质暗,苔白,脉弦細。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清解余毒。 

(1)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

[组成与用法]熟地黄12g,当归9g,白芍药9g,川芎6g,桃仁9g,红花6g。每日1剂,水煎内服。

[功能主治]养血活血。

[加减应用]发于胸胁者,加柴胡,川楝子疏肝理气;发于头额部者,加白芷,菊花,石菖蒲祛风清热;发于肩背部者,加桑枝引药直达病所;发于尾骶及外阴者,加柴胡,枳壳疏肝行气;纳差者,加山药健脾开胃;眠差者,加夜交藤,珍珠母(先煎)镇静安神。

[临床应用]冯成举以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药用桃仁、红花、金银花各10g,木瓜、赤芍、川芎、当归各15g,生地、紫丹参、板蓝根各20g,北细辛5g;若疼痛甚,加地龙10g,蜈蚣4条;体质弱,加黄芪30g;瘙痒,加秦艽、蝉蜕各10g;热甚,加石膏30g,栀子10g;便秘,加厚朴15g,芒硝20g。每日水煎1剂。结果治愈44例,显效2例,有效1例,治愈率94%。(云南中医杂志,1997,1)

(2)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与用法]桃仁12g,红花9g,生地黄9g,川芎5g,赤芍6g,牛膝9g,桔梗5g,当归9g,柴胡3g,枳壳6g,甘草3g。每日1剂,水煎内服。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加减应用]体质壮实者,加大黄通腑泻热化瘀;年老体弱者,加生黄芪、党参益气补虚;病变位于头面者,加菊花祛风清热;位于上肢者,加片姜黄引药直达病所;位于下肢者,加牛膝引药直达病所。

[临床应用]李政敏用血府逐瘀汤合金铃子散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74例,随症加减。结果痊愈124例,显效40例,无效10例,痊愈率71%,总有效率94%。(山东中医杂志,1998,4)

(3)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组成与用法]柴胡6g,陈皮6g,川芎4.5g,香附4.5g,枳壳4.5g,芍药4.5g,炙甘草1.5g。每日1剂,水煎内服。

[功能主治]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加减应用]发于胸部,加桔梗宽胸理气;发于腰以下部位,加牛膝引药下行;失眠者,加柏子仁养心安神;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益气补虚;便秘者,加火麻仁润肠通便。

[临床应用]王佩茂等以柴胡疏汤治疗带状疱疹36例,药用柴胡、川芎、黄芩、栀子各9g,白芍、当归、牛蒡子、天花粉各12g,生地、连翘各15g,防风、甘草各6g,热盛,加双花、板蓝根各15g;便秘,加大黄9g。每日1剂,水煎内服,共治疗36例,全部痊愈。(四川中医,1993,9)

(4)四逆散(《伤寒论》)

[组成与用法]柴胡6g,枳实6g,芍药6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内服。

[功能主治]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加减应用]热重者,加栀子、柴胡清热解毒;疱壁紧张者,加夏枯草、川芎散结活血;疱液较多者,加车前子、泽泻利湿清热。

【辨病用方】

带状疱疹的辨病治疗,要重视二个环节,一是清热祛湿,无论病变早期还是后期,都有不同程度的湿邪为患;二是活血化瘀,湿邪蕴结肌肤,均可阻滞气机,导致局部血行不畅,经络痹阻,不通则痛。

(1)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组成与用法]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各15g。每日1剂,水煎内服。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加减应用]热盛者,加黄连、黄芩、板蓝根清热解毒;疱液渗出较多者,加青蒿、鱼腥草利湿清热;疼痛明显者,加柴胡、延胡索行气止痛;便秘者,加大黄通腑泻热。

[临床应用]马显忠用五味消毒饮合四物汤加减,药用金银花、当归、赤芍、生地黄各15g,葡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各12g,川芎、菊花各10g,治疗本病38例,结果全部治愈。(云南中医杂志,1994,3)

(2)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与用法]穿山甲(炙)、白芷、天花粉、皂角刺(炒)、归尾、甘草节、赤芍、乳香、没药、防风、浙贝母各3g,陈皮、银花各9g。每日1剂,水煎内服。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消肿溃坚。

[加减应用]若躯干部皮损处疼痛者,可酌情加柴胡、郁金疏肝行气;伴口干者,加沙参、石斛滋阴生津;皮肤发红者,加板蓝根、紫草根凉血清热。

[临床应用]焦来文以仙方活命饮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药用金银花15g,当归尾12g,丹参30g,浙贝母、防风、赤芍、陈皮各9g,白芷、皂角刺、乳香、没药、甘草各6g,川楝子、元胡各10g,穿山甲3g,天花粉8g。每日1剂,水煎服。结果较西药为佳。(中华皮肤科杂志,1994,5)

(3)小柴胡汤(《伤寒论》)

[组成与用法]柴胡半斤9g,黄芩9g,人参9g,炙甘草6g,半夏9g,生姜9g,大枣12枚。每日1剂,水煎内服。

[功能主治]和解少阳。

[加减应用]发于腰胁部者,加青木香、郁金;发于头部者,加白芷、葛根;发于下肢者,加牛膝、萆薢;疼痛较重者,加延胡索、全虫。

[临床应用]刘天骥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药用柴胡10g,黄芩12g,甘草10g,栀子10g,泽泻15g,银花30g;胁肋部,加青木10g,郁金15g;头部,加荆芥10g,菊花10g;面部,加白芷6g,葛根12g;下肢,加川牛膝10g,萆薢15g;疼痛较重,加醋元胡20g,全虫10g。水煎服,每日1剂,一周为1疗程,连服2个疗程。结果治疗49例,治愈率71.4%,总有率为95.8%。(实用中医药杂志,1994,2)

(4)乌蛇败毒散(河北中医杂志,1995,4)

[组成与用法]乌蛇15g,荆芥12g,防风15g,黄芩12g,黄连10g,当归15g,赤芍12g,白芍12g,柴胡12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内服。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祛风解毒。

[加减应用]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者,加厚朴、鸡内金;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年老体弱者,可酌加党参。

(4)泻丹解毒汤(牟玉书教授经验方)

[组成与用法]柴胡、赤芍各9g,白芷12g,地丁、银花藤各30g。每日1剂,水煎内服。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加减应用]疼痛甚者,加乳香、没药;伴瘙痒者,加蝉衣、蜈蚣;疼痛影响睡眠者,加首乌藤。

(4)大青叶汤(朱仁康教授经验方)

[组成与用法]大青叶15g,蒲公英15g, 马齿苋60g。每日1剂,水煎内服。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除湿。

[加减应用]疼痛甚者,加玄胡索、川楝子。

【对症用方】

带状疱疹的对症用方,要根据本病主要皮损的部位和症状进行选择。

1.眼睑部带状疱疹

板蓝银翘汤(四川中医,1998,2)

[组成与用法]板蓝根、连翘、银花、黄芩各15g,桔梗、当归、栀子、薄荷、大黄各10g,川芎、黄连、木香、甘草各6g。每日1剂,水煎内服。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泻火解毒,行气消滞,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加减应用]眼睑肿胀者,加蒲公英、丹参、牡丹皮。

2.腿部带状疱疹

四妙散合马齿苋合剂(皮肤病与性病,1998,4)

[组成与用法]苍术15g,黄柏15g,牛膝15g,薏苡仁30g,马齿苋50g,紫草10g,公英15g,败酱草15g,大青叶15g,生甘草10g,水煎服。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凉血。

[加减应用]疼痛明显者,加防己、乳香、没药;口苦便秘者,加龙胆草、大蒜;胃纳不佳者,加厚朴、陈皮;形成血疱者,加牡丹皮、赤芍.

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1)越鞠丸(《丹溪心法》)

[组成与用法]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各等分(各6g)。水煎服。

[功能主治]行气解郁。

[加减应用]皮肤灼热,皮色暗红者,加银花、紫草;病发于头部者,加白芷、白菊花;病发于上肢者,加姜黄、羌活;病发于下肢者,加牛膝、独活。

(2)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组成与用法]生黄芪 120g,当归尾6g,赤芍4.5g,地龙3g,川芎3g,红花3g,桃仁3g。每日1剂,水煎内服。

[功能主治]补气活血通络。

[加减应用]疼痛剧烈者,加白芍、甘草;湿热明显者,加车前子、龙胆草各;气虚明显者,加重黄芪。

【外治良方】

1.初起疱疹显著

(1)黄柏溶液(经验方)

[组成与用法]黄柏片10~50g , 硼酸1.5~7.5g,黄柏片浸于500ml蒸馏水中,经48小时,过滤,入500ml盐水瓶中,隔汤煮沸30min,再加无菌蒸馏水补足500ml,趁热加入硼酸使彻底溶解,待冷。外涂,3次/日。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2)三黄洗剂(经验方)

[组成与用法]大黄、 黄柏 、 黄芩 、 苦参各等分,共研细末。上药10~15g 加入蒸馏水100ml、医用石碳酸1ml。外涂,3次/日。

[功能主治]清热止痒收敛。

2.水疱破后

(1)青黛膏(《中医外科临床手册》)

[组成与用法]青黛散75g,凡士林适量。先将凡士林溶化冷却,再将药粉徐徐掺入即成。

[功能主治]收敛止痒,清热解毒。

[临床应用]刘丽芳以青黛散合矾冰液外治带状疱疹60例。方法将青黛散与矾冰液调成稀糊状后用棉签均匀涂于患处,2~3次/日;水疱破溃或渗出较多时,先用矾冰液湿敷2~3小时,再上药。结果治愈33例,好转22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为91.7%。(中医外治杂志,2002,3)

(2)四黄膏(《外科学》广州中医学院主编) 

[组成与用法]黄连、黄柏、黄芩、大黄、乳香、没药各等量,凡士林适量,先将凡士林溶化冷却,再将药粉徐徐掺入即成。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3.有坏死者

九一丹(《医宗金鉴》)

[组成与用法]熟石膏、升丹各90g。共研细末,和匀即成。撒于疮面,外盖药膏或膏药,1~2次/日。

[功能主治]提脓祛腐。

4.遗留神经痛

黑色拔膏棍(《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组成与用法]鲜羊蹄根梗叶(干大黄)、大枫子、百部、皂角刺各60g,鲜风仙花、羊踯躅花、透骨草、马钱子、苦杏仁、银杏、蜂房、苦参、穿山甲、川乌、草乌各30g,全蝎、斑蝥各15g,金头蜈蚣15条,硇砂面9g。先将香油4000ml,生桐油1000ml倾入铁锅内,浸泡上药后,文火炸成深黄色,离火后,过滤,再加药油置武火上熬炼至滴后成(温度大约为240度),然后按每公斤药油加樟丹300g,药末(白及面30g,藤黄面、轻粉各15g,硇砂面90g),松香60g,制成膏棍,外贴,1次/2~3日。

[功能主治]杀虫止痒,除湿拔毒,通经止痛,破瘀软坚。

【专病成药】

1.六神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

[处方组成]牛黄、冰片、珍珠粉、蟾酥、明雄黄、麝香、百草霜。

[功能主治]消炎止痛,清热解毒,敛疮生肌。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10粒,每日3次,外用取药10粒用温开水适量,或米醋少许调成糊状,每日敷搽数次。

[临床应用]刘秀华用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方法取40~60粒六神丸溶于约6汤匙的温水中,涂患处4~6次/日,同时口服六神丸8~10粒,维生素B120mg,均3次/日。结果5天治愈9例,6天8例,7天8例,全部均无后遗神经痛。(山东中医杂志,2000,9)

2.七厘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

[处方组成]红花、乳香、没药、血竭、儿茶、朱砂、麝香、冰片。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止痛止血。

[用法用量]用七厘散1.2g,温开水送服,每日1 次。一般服药后1~2天疼痛即可减轻,4~6 天水疱变干痂脱落。

3.云南白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

[处方组成]三七等。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25g,每日3次,同时用生理盐水调成糊状涂在患处,以无菌纱布覆盖。

4.新癀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

[处方组成]肿节风、三七、牛黄等。

[功能主治]消炎止痛,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口服,1次3片,每日3次,饭后口服或含服。

[临床应用]叶金平以新癀片治疗带状疱疹32例。方法:新癀片3片,每日3次,口服。并外用新癀片,研成细末,用75%酒精调成糊状外敷。结果痊愈14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1999,4)

【专病单方】

1.雄黄粉用法:取雄黄适量配75%酒精浸泡后,外搽皮损处,每日3~4次。功用:解毒止痛。主治:带状疱疹疼痛明显者。(《临床中药学研究进展》)

2.鲜马齿苋用法:洗净,捣烂成糊状敷患处,一日2次。功用:清热解毒化湿。主治:水疱初起。(《头面皮肤病诊疗选方大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