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得了多囊卵巢综合征怎么办?干货满满~

2020年04月18日 902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很多育龄期女性朋友们因为月经的问题来看医生,医生安排了一些检查后,得知自己患了多囊卵巢综合征,因此很担心,以为得了什么不治之症。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一、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在育龄妇女中,其患病率约为5%~10%,导致育龄期妇女无排卵性不孕最常见的原因,以及月经紊乱较为常见的原因。






二、我怎么会患上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是一种复杂、多系统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具体病因不明,可能和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PCOS有家族聚集现象,被推测为一种多基因病,目前的候选基因研究涉及胰岛素作用相关基因、高雄激素相关基因和慢性炎症因子等。

 2.环境因素:宫内高雄激素环境、抗癫痫药物、地域、营养和生活方式等,可能是PCOS发病的危险因素或易患因素。

 

三、多囊卵巢综合征除了月经紊乱以外,还有哪些症状?

 

常见的临床表现为

 

 1. 月经异常:初潮后出现,月经稀发、经量少、闭经;

 2. 不孕:由于持续的无排卵导致不孕,妊娠后亦并发流产(20-25%);

 3.高雄激素血征多毛、痤疮(20多岁、30多岁及40多岁女性中的患病率分别为45%、25%和12%);

 4.  卵巢多囊样表现;

 5.代谢障碍性疾病:肥胖(50%)、胰岛素抵抗(45%)、血脂紊乱等代谢异常,是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子宫内膜癌发病的高危因素

 





四、医生是如何诊断我是多囊卵巢的

 

符合下面 3条中2条,并排除其他致雄激素水平升高的病因,包括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Cushing综合征、分泌雄激素的肿瘤等,以及其他引起排卵障碍的疾病,如高催乳素血症,卵巢早衰和垂体或下丘脑性闭经,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

 

 (1)稀发排卵或无排卵—①初潮2-3年不能建立规律月经;闭经(停经时间超过3个以往月经周期或≥6个月);月经稀发,即周期≥35 d及每年≥3个月不排卵者(WHOⅡ类无排卵);

 (2)雄激素水平升高的临床表现和(或)高雄激素血症——痤疮(复发性痤疮,常位于额、双颊、鼻及下颌等部位)、多毛(上唇、下颌、乳晕)周围、下腹正中线等部位出现粗硬毛发);

 (3)卵巢多囊性改变——一侧或双侧卵巢中直径2~9mm的卵泡≥12个,和(或)卵巢体积≥10 ml。





多囊卵巢≠多囊卵巢综合征




五、医生会给我做哪些检查?

 

 1. 高雄激素血症:血清总睾酮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通常不超过正常范围上限的2倍;可伴有雄烯二酮水平升高,脱氢表雄酮(DHEA)、硫酸脱氢表雄酮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

 2. 抗苗勒管激素:PCOS患者的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 AMH)水平较正常明显增高。

 3. 其他生殖内分泌激素:非肥胖PCOS患者多伴有LH/FSH 比值≥2。20%~35%的PCOS 患者可伴有血清催乳素(PRL)水平轻度增高。

 4. 代谢指标的评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空腹血糖、服糖后2 h血糖水平;空腹血脂指标测定;肝功能检查。

 5. 其他内分泌激素:酌情选择甲状腺功能胰岛素释放试验、皮质醇、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17-羟孕酮测定。

六、怎么才能治好我的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患者无论是否有生育要求,首先均应进行生活方式调整,戒烟、戒酒。肥胖患者通过低热量饮食和耗能锻炼,降低全部体重的5%或更多,就能改变或减轻月经紊乱、多毛、痤疮等症状并有利于不孕的治疗,因此控制体重贯彻整个治疗始终,应在药物治疗之前或伴随药物治疗时进行。减轻体重至正常范围,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阻止PCOS长期发展的不良后果,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等代谢综合征。

 


      


  主要是对症治疗,药物治疗为主

药物治疗包括:

    1. 调整月经周期:

PCOS患者的月经不规律可以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月经稀发、量少或闭经,还有一些阴道出血是不可预测的。调整月经周期,可以保护子宫内膜,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1)   口服短效避孕药   常规用法是在自然月经期或撤退性出血的第5天开始服用,每日1片,连续服用2l d,停药约5 d开始撤退性出血,撤退性出血第5天重新开始用药,或停药7 d后重复启用。至少3-6个月,可重复使用。口服避孕药可纠正高雄激素血症,改善雄激素水平升高的临床表现;同时可有效避孕,周期性撤退性出血还可改善子宫内膜状态,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但需特别注意的是PCOS患者是特殊人群,常常存在糖、脂代谢紊乱,用药期间应监测血糖、血脂变化;对于青春期女性应用口服避孕药前应进行充分的知情同意;服药前需排除口服避孕药的禁忌证

(2)    孕激素   对无明显雄激素水平升高的临床和实验室表现,且无明显胰岛素抵抗的无排卵患者,可单独采用定期孕激素治疗,以周期性撤退性出血改善子宫内膜状态。常用的孕激素有醋酸甲羟孕酮、黄体酮(其他名称:琪宁)、地屈孕酮(达芙通):需怀孕患者等。常规用法是在月经周期后半期醋酸甲羟孕酮6 mg/d,或黄体酮200 mg/d,或地屈孕酮10-20 m/d,每月10 d,至少每两个月撤退性出血1次;撤退性出血也可以肌内注射黄体酮5-7 d,如长期应用仍需肌内注射10 d以上才能保护子宫内膜。使用孕激素的优点是:1)调整月经周期,保护子宫内膜,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发生;2)可能通过减慢黄体生成素(LH)脉冲式分泌频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雄激素水平;3)适用于无严重高雄激素血症和代谢紊乱的患者。

 

   2. 高雄激素的治疗:

  常用的药物为短效口服避孕药(达英-35)、螺内酯。治疗痤疮一般用药3~6个月可见效。若为治疗性毛过多,服药至少需要8个月才显效。有中重度痤疮或性毛过多,要求治疗的患者可到皮肤科就诊,配合相关药物局部治疗或物理治疗。

 

   3. 代谢调整:

调整生活方式,减少体脂治疗,常用二甲双胍治疗。二甲双胍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促黄体生成素、睾酮及胰岛素敏感性相关指标,还能促进更多排卵。因此除了在调整代谢时使用,还在辅助生殖治疗中应用。二甲双胍适用于治疗肥胖或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二甲双胍通过增强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入、抑制肝糖原产生,并在受体后水平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减少餐后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预防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常规用法是:500 mg,每日2-3次,治疗时每3~6个月复诊1次,了解月经和排卵恢复情况,有无不良反应,复查血清胰岛素水平。如果月经不恢复,仍须加用孕激素调经。二甲双胍为B类药,药品说明上并未将妊娠后妇女列为适应人群,妊娠后是否继续应用,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内分泌科医生建议慎重决定。二甲双胍的副作用最常见的是胃肠道反应,如腹胀、恶心、呕吐及腹泻,这些症状为剂量依赖性的,2-3周逐渐加至足量及餐中服用药物可减少副作用。严重的副作用是可能发生肾功能损害和乳酸性酸中毒,须定期复查肾功能。

 

4. 促进生育:

排除其他的健康和生育问题,依然强调改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特别是控制体重。在代谢和健康问题改善后仍未排卵者,可予药物促排卵,常用药物枸椽酸氯米酚(CC)、促性腺激素;难治性PCOS,应该行辅助生殖(试管婴儿)

 

对于PCOS患者的治疗不能仅局限于解决当前的生育或月经问题,还需要重视心理疏导、远期并发症预防。

 

七、多囊卵巢综合征能治愈么?

 

     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不明,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方案,以对症治疗为主,需要长期的健康管理,PCOS妇女的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比非PCOS妇女高3.5倍,所有要注重预防其远期并发症: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参考资料:

 

[1]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及指南专家组.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诊疗指南[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8, 53(1):2-6.

 

[2]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治内分泌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8,34(1) : 1-7.

 

[3] Uptodate临床顾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