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疼痛的药物治疗

2020年04月22日 795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决策应个体化,考虑临床表现、症状的严重程度、病变的范围和部位、是否有生育要求、患者年龄、药物副作用、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费用。
我们认同美国生殖医学会实践委员会的意见,“子宫内膜异位症应视为一种需要制定终身治疗计划的慢性疾病,目标是尽量使用内科治疗,并避免重复手术操作”。

本篇我们重点关注内异症盆腔痛的药物治疗原理及药物选择。北京协和医院妇科王姝

月经实际受一条所谓“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影响,每月定期光临。
异位的子宫内膜同样受其影响,每月萎缩坏死并引起疼痛。这条轴这样工作,下丘脑首先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垂体接收GnRH后释放促性腺激素,该激素被卵巢接收后,卵巢会分泌雌孕激素,最后雌孕激素作用在子宫内膜上。
如果雌孕激素过多(比如使用激素类避孕药物进行外源性补充),上级的GnRH和促性腺激素就会相应减少;如果雌孕激素过少,上级的激素则会相应增多。我们将这种机制称之为负反馈。了解了这种机制后,内异症的药物治疗机制就更加容易理解了。

轻中度疼痛治疗策略

对于轻到中度疼痛(如疼痛症状不导致经常缺课或旷工)并且超声下未见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我们会选择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一种激素避孕药作为初始治疗。
前者的机制在于阻断了前列腺素的合成,后者的机制则是外源性补充雌/孕激素后产生负反馈,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减少,而后雌激素减少,进而使异位内膜变薄。
至于具体选择哪种药物,并没有数据支持哪种非甾体抗炎止痛药或激素避孕药更优。药物的选择取决于您的意愿、药物的可获得性及价格。
我们优选雌激素—孕激素复方避孕药,这种避孕药物同时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两种成分,片剂、贴剂或阴道避孕环均可,同时联合一种非甾体止痛药治疗。
对于不愿使用雌激素的患者来说,可服用仅含孕激素的避孕药,并联合一种非甾体止痛药。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可单用非甾体止痛药。
联合治疗3-4个月后需再次评估,如果原方案效果确切,则仍继续原方案直到有生育要求或到达绝经的平均年龄(为何生育会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我们会在今后撰文讲解);否则,可更换为另一种复方避孕药、或仅含孕激素避孕药、或孕三烯酮、或长效醋酸甲羟孕酮。同样无数据支持哪种治疗更优。

重度疼痛治疗策略

若患者症状较重(如,疼痛导致经常缺课或误工),上述治疗不能缓解症状或症状复发,则应使用GnRH激动剂+激素反加疗法,或施行腹腔镜检查进行诊断和治疗我们将在下一篇详细讲解腹腔镜)。
GnRH相当于国务院下发的红头文件,虽然短期内会增加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但长期来看,因为受体下调等原因,促性腺激素仍会减少。可以理解为国务院动员职工努力工作,短期内职工热火朝天,但周周996,工人们就开始罢工了。
GnRH的作用在于减少雌孕激素的分泌进而使子宫内膜萎缩变薄,但因其降低女性雌激素的作用,副作用也很明显,表现为潮热、阴道干燥、性欲减退、骨质丢失等绝经症状
虽然停药后即可消失,但我们仍可通过反向添加治疗,提高雌激素水平,预防副反应的发生。
反向添加的原理在于不同组织对雌激素的敏感度不同,低剂量的雌激素可预防骨质流失和血管症状,但并不足以使子宫内膜增厚。所以GnRH激动剂+激素反加疗法可以在保证使内膜变薄的情况下,预防类似绝经期的副反应。
尽管如此,仍应注意治疗周期,联合激素反加治疗时GnRH激动剂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年,未联合激素反加治疗时不得超过6个月。
药物治疗的最后一个法宝是芳香酶抑制剂,用于治疗重度难治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这类药物除了可抑制卵巢、脑和外周组织的雌激素生成,似乎还能调节子宫内膜异位病灶自身的局部雌激素生成。
该药物治疗内异症为超适应症用药,也就是说这种药本来不是治疗内异症而发明的,但是临床中发现确实有效。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对内异症相关不孕,囊肿,深部浸润型内异症无效。
下一篇我们将讲解如果出现这些情况,该如何通过腹腔镜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还请大家持续关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