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恩施州精神卫生中心 一级医院

地址: 湖北省恩施市龙洞路48号 查看地图
电话: 0718-8447362

手机预约

预约量 暂无 患者评价 暂无

医院简介

(一)医院沿革

医院始建于1957年,最初设立时名称为:恩施地区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院,1998年全省规范对外统一使用“优抚医院”名称,现由“三院四中心”构成,即:恩施州优抚医院、恩施州优抚医院附属民康医院、恩施州精神病人福利院和恩施州精神卫生中心、恩施州优抚疗养中心、恩施州失能老人养护中心、恩施州精神病残疾康复技术指导中心。1998年4月,被湖北省政府确定为司法精神病鉴定医院;2000年开展优抚对象康复疗养工作,设立“州优抚疗养中心”;2006年12月,州编委批复设立“恩施州精神卫生中心”;2007年1月,州卫生局同意设立“州优抚医院附属民康医院”,开展综合科住院业务;2007年11月,州人民政府批准招商股份制形式开办老年公寓(康园老年公寓);2008年5月,州民政局、州卫生局、州残联三家联合行文,设立“精神病残疾康复技术指导中心”;2012年4月,州编委批复设立“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失能老人养护中心”;2015年8月,政府以购买服务方式确定州优抚医院承担戒毒维持治疗门诊工作和州公安局第一戒毒所医疗业务;2015年12月,被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为戒毒维持治疗医疗机构;2016年2月,州编委批复加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精神病人福利院”牌子;2016年4月,承担州司法局戒毒所医疗业务。  

(二)科室设置

精神科设有:一、 二、三、四、五、六、七区、康疗科、心理咨询诊疗中心、司法精神病鉴定所;附属民康医院设有:内、外、妇、儿、口腔、康复理疗科;戒毒医疗业务科室设有:戒毒维持治疗门诊、公安戒毒所医务室、司法戒毒所医务室;优抚对象疗养及失能老人养护中心设有:疗养区、托养区、老年科;职能科室设有: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办、医技科、药剂科、精神卫生科、门诊部。行政科室设有:办公室、人事科、财务科、总务科、医保农合科、保卫科、医沟办、社会工作科。

(三)业务范围

主要承担精神疾病、心理疾病的诊疗、预防,重性精神病排查、诊断复核,精神卫生科普宣传、科研教学,精神卫生人员培训、业务指导,司法精神病、劳动能力鉴定,精神残疾康复技术指导,精神病人托养,优抚人员疗养,失能老人托养,戒毒医疗,内、外、妇、儿、口腔、康复理疗等综合业务。

(四)医院规模

1、职工人数:343人,其中在编97人(在编人员中自收自支编制10人)、自主招聘144人、劳务派遣51人、离退休51人;专业技术人员222人,高级24人、中级34人、助理级及以下164人;本科及以上151人、专科55人、中专及以下36人;医生69人、护士113人、医技13人、药剂8人、行管21人、辅助岗位人员17人。

2、占地面积:101.461亩(其中州优抚医院58.461亩,康园老年公寓43亩)。

3、业务用房:29158平方米。

4、设备:CT、DR、生化、血球、TCD分析、脑电、彩超、生物反馈、脑波、失眠、电休克、经颅磁、催眠等各种检查治疗设备。

5、总资产:16940万元。

6、业务情况:编制床位410张(其中州优抚医院310张,州优抚医院附属民康医院100张),实际开放床位960张(其中州精神卫生中心660张、州优抚医院附属民康医院100张、州失能老人养护中心200张)。常年收治住院患者近4000人次,门诊量40000余人次,优抚对象疗养260余人次,失能老人养护100余人次,司法精神病鉴定及劳动能力鉴定100余人次,智力测定400余人次。

二、医院工作情况

在州委、州政府及民政主管部门领导下,医院认真履行优抚事业单位、公共精神卫生等职能,克难奋进,扎实苦干,医院办院条件、院容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全省同类医院最差步入全省第一方阵,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一)发展目标明确

总体目标:服务国家精神卫生建设、民政民生养老服务等事业发展,发展大健康服务的战略目标和武陵山试验区建设,加速医院现代化建设,争创三级专科医院,打造武陵山试验区精神专科品牌医院。提出坚持“三个争创”,打造“三个品牌”,实现“三个突破”战略目标,即:以患者为中心,争创一流服务;创新工作,争创一流业绩;实施“人才强院、科技兴院”战略,争创一流品牌医院。打造专科医院特色品牌、医院服务品牌、医院文化品牌。管理方法有新突破、医疗业务拓展有新突破、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有新突破。

(二)工作成效明显

1、核心业务指标,连年创新高

2009年至2017年,收治住院病人28876人次,门诊就诊228855人次,司法精神病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智力测定2546人。住院病人年均增长162人次,门诊就诊年均增长2820人次,9年实现核心业务指标连年创新高。

2015年开展戒毒医疗业务;2016年健康门诊新入组治疗17人,重入组治疗24人,累计治疗539人,门诊服药8032人次,平均每天服药22人,人均服药量50毫升,尿检420人次;公安戒毒所医务室、司法戒毒所医务室分别为264名、1124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提供医疗服务;2017年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新入组治疗40人次,重入组治疗140人次,累计治疗620人,门诊服药8700人次,恩施州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医务室、恩施州强制隔离戒毒所医务室分别为800名、240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提供医疗服务。

2、业务建设,与时俱进

医院不断追踪现代医疗科学发展,开展新技术、新疗法、新项目。精神科业务由最初只能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现拓展、细化对情感精神障碍、老年性精神病、儿童精神病、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神经症、抑郁症、失眠症等疾病的治疗。治疗上由单纯的药物治疗,发展到心理咨询及治疗、行为矫正治疗、音乐治疗并配合药物治疗等全新的医学模式,开展康疗活动,让患者健康回归社会,采用无抽搐电痉挛、生物反馈、微波技术等先进仪器进行治疗。医院开展了司法精神病和劳动能力鉴定工作,临床心理科和早期干预科是州级重点专科,医疗水平在武陵周边地区享有一定声誉。

3、科学管理,依法治院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2011年制定州优抚医院制度汇编,共分为总则、医疗管理篇、护理管理篇、感染管理篇、行政管理篇、综合管理篇、奖惩篇、附则等八章内容;2017年对制度作了新的补充完善,形成了补充修订本;自2009年以来,医院新出台了300多项制度,涉及医德医风、医院管理、医疗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二是实行院长负责制下的科主任负责制,把科主任责权利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科主任主观能动作用,把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三是推行院内绩效管理改革,对各科室定岗定员定目标任务,量化与目标考核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实行院科两级核算,重点搞好临床科室二次分配,充分调动每个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四是完善管理制度体系,推进依法治院,制定日常工作流程、制度,保障医院规范化运转,使各项工作有规可守、有据可循;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决策程序规定,推进医院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法律顾问每周定期来院检查在院、出院病历及医疗流程,将医疗风险防范于未然,促进医疗业务进一步规范化。五是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成立各专项督导检查小组,坚持每日综治检查、一周两次护士长夜查房、一周一次领导夜查房、一月两次卫生大检查、一月一次医疗护理质量交换检查、医疗护理质量专项检查及医嘱开具、执行医嘱、费用录入“三相符”检查,开展医疗服务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自查,实行一天三次打卡签到制度。

4、业务拓展,职能凸显

认真完成民政下达的优抚工作任务。每年完成优抚对象疗养工作。通过与县市民政局签定病床承包合同,对“优抚对象”、“三无对象”、贫困精神病患者和流浪精神病人实行救助,开辟绿色通道,民政救助患者达75%以上。开展解锁行动,救助长期没有救治的精神病患者。

作为恩施州精神卫生中心,切实履行公共精神卫生职能:一是在民政、卫生、公安部门领导下,开展恩施州重性精神病排查、诊断复核工作。二是做好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工作,将各县市数据收集汇总上报。三是到县市开展信息网络、病情治疗等精神卫生工作业务培训指导。四是在部队、学校等大型单位设立心理咨询辅导站。五是参与具有重大影响的司法精神病鉴定工作,为恩施州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六是设立绿色通道,方便就医,对于“三无”人员、流浪精神病患者、优抚贫困精神患者服务,简化入院手续,常年设专人护送部分临床治愈患者回家。七是每年印发数万份精神卫生宣传单,到学校、社区、部队等人员集中地方进行宣传。八是在《恩施日报》、《恩施晚报》开设精神卫生视窗专栏,每周一期,宣传精神卫生知识。

新增失能老人托养、戒毒医疗业务和精神病人福利院等服务项目,使医院面临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担负了更多的社会职能。

5、人才建设,常抓不懈

人才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医院把人才兴院作为发展的战略目标,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建立合理的人才队伍。提出“用好现有人才,稳住关键人才,引进紧缺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用人育人理念。规划各科室人才结构、标准、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每年引进5—10名专业技术人才。搞好院外学习和院本培训。制定《恩施州优抚医院“优秀精神卫生专家津贴”实施方案》,评定一批学科带头人,专项奖励。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做好人才梯队建设和技术骨干带头人培养,人才激励机制初步形成。

 6、硬件建设,提档升级

医院建设在州委、州政府和上级民政主管部门的领导支持下,抢抓发展机遇,以项目为抓手,加快建设步伐。先后修建州精神卫生中心大楼、失能老人养护中心、院内“怡福苑小区”及优抚食堂综合楼,完成旧房改造项目、院内民族化、园林化建设及信息化建设。

州精神卫生中心综合大楼建设,在上级州民政主管部门支持下,该项目被州委、州政府列为2013年向建州三十年十大献礼工程之一,州政府明确,由主管局主要领导任组长成立建设领导小组,总投资4800万元,中央投资2350万元,配套资金州民政局加大投入逐年解决,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该大楼于2013年5月28日投入使用,该项目投资省、速度快、质量好,达到了把该项目建设成廉洁工程、阳光工程、优质工程的目标。

失能老人养护中心建设,在上级民政主管部门直接支持下获中央预算资金600万元,总投资1200万元,2015年3月11日投入使用。

投资400万元于2010年建设了1500平方米的优抚食堂综合楼。

投资300万元实施医院园林化建设,与州精神卫生中心综合大楼建设同步完成。

投资700万元对旧住院大楼、优抚疗养大楼进行维修改造,作为优抚对象疗养中心、失能老人活动康复中心。

投资2000万元购置医疗设施设备。

投资100万元对医院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实现了患者就医一卡通和自主查询,逐步实现医院一体化信息管理,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医院已初步形成,医疗水平、服务质量跃上了新台阶。

精神病人福利院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中央预算资金投入2880万元。

通过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特别是州精神卫生中心综合大楼的建成及配套的相关设施设备,医院院容院貌、办院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按在院老职工说法是医院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医院总资产较“十一五”规划净增15900万元。2013年11月15日,在医院召开的全省精神学界学术研讨会上,各位专家、教授、领导,对医院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医院的硬件建设在全省居于领先地位,一位老专家说他梦想中的精神病院在这里实现了。

7、文化建设,提升素质

医院各项事业取得发展的同时,注重文化引领,增强发展能动力,确立了医院院训:勤求医道、博采众方、严谨科学、德善惟生。提出了“树三气、治五病”、“大事多商量、小事多原谅”、“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每一个细节、关爱每一个生命”、“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德慧业精自高雅、俯首甘为孺子牛”等医院文化理念。制作了:“悬壶济世医国医人医疾病 妙手回春治标治本治身心”的楹联。建有“衔山画郎”、园林文化布局小景点。倡导快乐工作,教育职工树立“诚实守信、有序竞争、反思危机、能动创新、团结合作、终身学习、自律奉献”的理念,培育团队精神,推行荣辱观教育,实行人性化管理。在各种节日开展知识竞赛、知识讲座、演讲比赛、文艺演出、运动会、参观学习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增加医院发展的内动力,增强医院的凝聚力。

今后,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地方党委、政府、上级民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改革创新进取的精神,抢抓发展机遇,拓展服务领域,加速医院现代化建设,争创三级专科医院,打造武陵山区精神专科品牌医院,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为恩施州民政优抚事业、精神卫生、民众健康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