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快速找医生

小儿复方磺胺二甲嘧啶散

的介绍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肠炎、耳炎、结膜炎、疮疖、脓肿的治疗。

相关标签: 上呼吸道感染 结膜炎 肠炎 氧氟沙星 感冒颗粒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红霉素眼膏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 甲氧氯普胺 小儿风热清颗粒

专家解读
医生头像

杨光

主任医师

适应症:

上呼吸道感染、肠炎、结膜炎

疗效:

近年来细菌对本品耐药性增高。 详情

安全性:

磺胺药可引起黄疸和新生儿溶血,2个月以下婴儿不宜应用

使用便捷性:

温水冲服即可,注意用量。

禁忌
  1. 对磺胺类药过敏者禁用。
  2.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禁用。
  3. 严重肝功损害者禁用。
不良反应
  1. 过敏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药疹,严重者可发生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和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也有表现为光敏反应、药物热、关节及肌肉疼痛、发热等血清样反应。
  2. 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表现为咽痛、发热、苍白和出血倾向。
  3. 溶血性贫血及血红蛋白尿。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患者应用磺胺药后易发生,在新生儿和小儿中较成人为多见。
  4. 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核黄疸。由于磺胺药与胆红素竞争蛋白结合部位,可致游离胆红素增高。新生儿肝功能不完善,故较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黄疸,偶可发生核黄疸。
  5. 肝脏损害。可发生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肝坏死。
  6.  肾脏损害。可发生结晶尿、血尿和管型尿,偶有患者发生间质性肾炎或肾小管坏死等严重不良反应。 
  7. 恶心、呕吐、胃纳减退、腹泻、头痛、乏力等。一般症状轻微,不影响继续用药。 偶有患者发生艰难梭菌肠炎,此时需停药。 
  8. 甲状腺肿大及功能减退偶有发生。 
  9. 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偶可发生,表现为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幻觉、欣快感或抑郁感。一旦出现均需立即停药。 
  10. 磺胺药所致的严重不良反应虽少见,但可致命,如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暴发性肝坏死、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异常。治疗时应严密观察,当皮疹或其他反应的早期征兆出现时应立即停药。
主治功能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肠炎、耳炎、结膜炎、疮疖、脓肿。
用法用量
口服。未满1岁半包;1~2岁1包;3~5岁1包半;6~8岁2包;9~12岁2包半,一日4次,首次加倍服用。
注意事项
  1. 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磺胺药呈现过敏的患者对其他磺胺药也可能过敏。
  2. 对呋塞米、砜类、噻嗪类利尿药、磺脲类、碳酸酐酶抑制剂呈现过敏的患者,对磺胺药亦可过敏。
  3. 磺胺药的作用可被对氨基苯甲酸及其衍生物(普鲁卡因、丁卡因)所拮抗,此外,脓液以及组织的分解产物的存在也起拮抗作用,因其可提供细菌生长的必需物质。
  4. 下列情况应慎用: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肝功能损害、血卟啉症、肾功能损害。
  5. 服药期间,宜多饮开水。
  6. 治疗中注意:全血象检查、定期尿液检查、肝、肾功能检查。
免费就医指导